又到了一年十月底,当秋风卷走夏末最后一丝燥热,浏阳河畔,一片片柔粉色的“云霞”便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悄然刷屏。盛开的木芙蓉,如期赴约,将深秋的河岸装点得诗意盎然。
△社交媒体截图
10月29日,记者探访了浏阳河风光带东岸的圆点美术馆附近及开福城市驿站(滨江站)两处点位。并非周末,河畔显得宁静而惬意,但木芙蓉树下,却早已聚集了一批懂得欣赏这份秋日限定的“知音”。
Lolita姑娘、看书青年、银发闺蜜…共赴秋日“芙蓉花约”
下午三点的光线,温柔得像一层蜜糖,涂抹在层层叠叠的花瓣上。在圆点美术馆附近的河岸,几位身着长裙的年轻女孩正变换着角度与花合影。不远处,一位穿着精致Lolita服装的姑娘,仿佛从童话里走出,与这古典的花影相映成趣。
△花下拍照的Lolita姑娘
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对拿着专业尼康相机的“老年闺蜜”。她们不仅带着“长枪短炮”,还备好了色彩艳丽的丝巾和披肩,正兴致勃勃地互相拍摄。
△老年闺蜜在花下拍照
“我们就住在附近,每年这个时候都要来拍!”其中一位阿姨笑着对记者说,手中的丝巾随风飘动,“这花好看,现在才刚刚开,能开一两个月呢,从粉的到红的,天天样子都不同!”
在开福城市驿站(滨江站)附近的木芙蓉树下,景象则更为闲适。有人甚至搬来了一把椅子,直接坐在繁花之下,伴着淡淡的江风,沉浸于书中的世界。
△有人搬了把椅子感受自然
跑步的人、骑行的人从旁的步道穿梭而过,而几位年轻女孩则举着手机,试图捕捉下逆光中那通透如玉的花瓣。
“三醉芙蓉”的日与夜
“你明天清早再来看,同样的花,颜色又会不一样了。”正在拍照的摄影爱好者王女士向记者介绍,语气中带着一丝炫耀自家宝贝般的自豪。
木芙蓉,又名“三醉芙蓉”或“拒霜花”。它的神奇之处在于一日三变。清晨,它带着露水,纯洁如雪;午后,它微微醺醉,泛起红晕;到了傍晚,则可能已是一片深红,仿佛在告别白昼。
△木芙蓉树上还有许多未盛开的花苞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处的木芙蓉花期刚刚开始,大多仍是娇嫩的粉色,正是午后时分最迷人的模样。选择在晴好的下午拍摄,利用逆光或侧光,便能捕捉到花瓣那如绢纱般剔透的质感。
唐代诗人谭用之曾写下“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的湘江盛景,而湖南“芙蓉国”的千年雅称,正源于此。
木芙蓉承载的,是一部开在枝头的史书。从古时湘江两岸的繁花似锦,到如今毛泽东诗句“芙蓉国里尽朝晖”的广为传诵,这看似柔美的花朵,骨子里却有着“拒霜”的坚韧,在百花凋零的深秋初冬,为星城大地带来最后的、也是最温柔的一场花事。
这个秋天,若你得闲,不妨也去浏阳河畔走一走。不必刻意挑选周末,就在某个平凡的午后,去遇见那一片正当时的好景,去成为“芙蓉国”秋日画卷中的一笔。
潇湘晨报记者章杨梓昕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