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田育才
天门山巅,翼装飞行员如雄鹰掠过云海,各国游客举机追拍;武陵源景区,中韩游客并肩点赞“哈利路亚山”;七十二奇楼,外国友人随土家姑娘跳摆手舞,手中“西兰卡普”文创袋格外醒目……如今的张家界,“不同肤色同赏景、不同语言共赞叹”已成日常——这座“峰林秘境”,正以旅游为纽带、开放为底色,书写全球瞩目的发展答卷。
过去五年,张家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致力于打造入境旅游标杆城市,在旅游提质、产业升级、民生改善等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让“仙境张家界”成为可感可触的幸福实景。
文旅破圈:
“国际张”的开放答卷
在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韩国游客金敏雅15分钟内完成过境免签:“从釜山飞3小时直达,通关快,直奔武陵源!”
这份便捷,得益于19条国际航线搭建的“空中走廊”,覆盖韩国釜山、济州、仁川及东南亚吉隆坡、新加坡多城。2024年,这里出入境旅客量稳居中西部非省会城市第一,外国人占比95%,居全国空港口岸首位。
“以前靠导游带客,现在靠IP吸客、产品留客。”张家界市文旅广体局局长欧兵波说。该市打造“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超级IP,搭配多元体验,吸引韩国游客组团“尽孝游”。入境游客覆盖183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达183.06万人次,是2020年的59倍。
文化赋能让特色产品出海。“‘西兰卡普’文创远销30多个国家,法国、意大利订单占三分之一。”张家界乖幺妹土家织锦文创园负责人张甜甜说,土家织锦成了连接世界的文化符号。
产品创新激活山水魅力。天门山翼装飞行、七星山“凌云天梯”、大峡谷蹦极引客打卡;国际街舞周、XTERRA越野跑、AI竞速锦标赛等赛事落地,“跟着赛事去旅行”成新风尚。“现在游客能‘上天入地’玩,停留时间平均延长2天。”导游滕晔感慨。
服务升级打通便利关卡。作为全国首批优化支付服务重点城市,张家界2000多家商户支持外卡支付,六大国有银行ATM可外卡取现。“用本国电子钱包能买门票,很方便!”巴基斯坦游客伊姆兰说。此外,1187名小语种讲解员持证上岗,39个等级景区实现中英韩文标识全覆盖,实现“一本护照畅游”。
立体交通畅联全球。张吉怀高铁开通后,香港游客陈先生感叹:“早上在尖沙咀喝早茶,下午到武陵源看峰林。”如今,张家界形成“飞机+高铁+旅游公路”交通网,插园公路获评“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全域“四好农村路”串联乡村景点,让峰林秘境成连接世界的文旅名片。
产业转型:
“实力张”的多元支撑
“没想到张家界的矿泉水能卖全国!”上海游客李女士在农夫山泉张家界生产基地,惊叹于自动化流水线。这是张家界破解“旅游依赖症”、激活多元产业的缩影。
澧水好生态引来了农夫山泉。2022年,农夫山泉张家界生产基地项目在首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上正式签约,在桑植县建设天然饮用水生产线和无菌饮料生产线,打造多款农夫山泉系列产品生产基地。今年1月,“张家界八大公山”版饮用水上市,“生态水”变成了“致富水”。
过去张家界“靠旅吃旅”抗风险能力弱,“十四五”期间构建“122”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绿色低碳为核心,重点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打造旅游之外“新支柱”。
永定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茅岗村,种植户杨远强的15亩莓茶园年收入10万元,较5年前翻3倍。“以前莓茶卖原料一公斤120多元,如今精深加工后一公斤600多元。”他指着生产线说。
“从原料外销到精深加工,利润翻5倍。”张家界莓茶协会会长李叶介绍,全市189个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中,“张家界莓茶”“桑植白茶”入选“一带一路”地理标志品牌。2025年上半年,全市规上茶叶加工企业49家,总产值预计超50亿元,一片“小叶子”长成了“大产业”。
产业焕新离不开生态打底。张家界环境质量稳居国、省前列:空气质量优良率超93%,今年1至9月综合指数全省第一;“十四五”以来完成营造林176.7万亩,森林覆盖率64.3%;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比例100%,2024年国控断面水质全国第二。
民生提质:
“幸福张”的烟火日常
“改造前小区坑洼积水,老人出门难;如今沥青路、健身区、电梯都有,住着舒心!”永定区南庄坪社区居民王德茂说。“十四五”期间,张家界将70%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群众。
产业发展稳就业。武陵源区就业服务中心为村民刘杨匹配岗位:“我们对接景区、酒店建‘岗位库’,去年帮助431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24年,张家界城乡居民收入较2020年增长27.9%,增速连续四年跑赢GDP。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二。
公共服务补短板。“以前看病跑市县,现在村卫生室能检查,长沙专家每月来坐诊!”桑植县河口村村民田桂芝说。目前,全市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达标率100%;教育领域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新增义务教育学位数千个,所有区县均获评省级“教育强县”。
营商环境优服务。“提交材料到拿执照不到1天,还享受‘帮代办’服务!”创业者刘芳点赞“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十四五”期间,张家界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四十条措施,建立“政企面对面”机制,新登记经营主体年均增13.85%;“铁腕治旅”入选全国文旅市场管理创新十佳案例,让群众创业更安心、游客消费更放心。
安全稳定筑根基。通过“三查一曝光两闭环”监管,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0.9%、37.2%;防汛减灾成效显著,19起转移避险案例获国家表扬。此外,“五图共治”“天门微治理”获全国推广,该市创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群众安全感攀升。
从“靠旅吃旅”到“多元支撑”,从“峰林秘境”到“国际标杆”,从“发展提速”到“民生提质”——五年间,张家界以蝶变之势,绘就了“文旅兴旺、产业强劲、民生幸福”新图景。
来源:华声在线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