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普陀山之前我并不知道,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2001年那年夏天在江阴开完“年中表彰大会”,公司组织我们去普陀山旅游。从江阴乘大巴车过去五六个小时,中途两次乘船过海。
炎热的夏天,导游领着我们走进一家又一家寺庙,大概走到第四家吧,热得实在受不了,问还要去多少家?导游说普陀山大大小小的寺庙上百家,这次安排了九家。都差不多,算了,算了,大家纷纷表示热得实在受不了,不再去了,要求下海凉快凉快。我们换上泳衣,奔向蔚蓝色的大海……这一年我这个不会游泳的人下海次数最多,从青岛到威海再到普陀山,借助海水的大浮力几乎学会了游泳。站在齐腰深的海水里,看着海浪从远处涌来,撞击到我的身体,好凉爽好舒服啊。这份凉爽这份舒服不能享受的时间太长,皮肤受不了。上岸穿好衣服,导游说六点钟在酒店餐厅吃晚饭,还有段时间,自由活动。我在一家小商场买了件工艺品,童子手捧元宝骑在鲤鱼上,白牙瓷的,现在还摆在我家的博古架上,每每看到,便会想起那年的普陀山之旅。那时候我还没孩子,这从普陀山请回来的东东,大概能带点“观音的仙气”吧。
吃完晚饭有同事张罗打麻将,几圈下来身上不多的现金眼看见了底。麻将打不下去了,揣着剩下的五十块钱去看“磕筒子”,看着看着,不再安分,反正也没花钱的地儿,回到江阴又有钱领,掏出那五十块钱压上,输了就没心思了,回房间睡觉。五十变一百,一百变二百,二百变四百……最多的时候赢到六千块,居然还坐上牌桌充了一门。那晚公司曹八爷坐庄,点子真背,眼看着四万块没剩下几张。八爷自嘲,输完回去睡觉。在场的人,大概都在想,再来几把把八爷榨干回去睡觉吧。殊不知“物极必反”“否极泰来”,这古训真不是白说的。人不能太贪,蛇欲吞象,必败。自庄家八爷言不由衷说了那句潇洒的话,牌势陡然逆转,通吃,通吃,一连通吃,天亮散场时八爷成了最大赢家。我又“回到解放前”,揣着五十块钱回到房间,房内一切如初,白熬了一宿。洗把脸吃早饭去。
吃完早饭离开普陀山。我这普陀山之旅,记忆最深的却是这一宿的磕筒子,“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等这类老话没错,做人当谦恭。( 初稿写于2016年3月10日)
注:磕筒子就是比点论输赢。
作者简介:
胡成江 ,济宁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 济宁市作家协会会员 ,济宁作协“两新”委员会副秘书长 。在《天池小小说》《小小说选刊》《济宁日报》《济宁晚报》《中国水运报》等多家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作品多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