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秋意渐浓,文化的脚步在锡山悄然蔓延。近日,“文化锡山行”主题采访活动顺利举行,媒体团成员沿着“历史—创新—生态—人文”的线索,在两天的行程中探寻锡山的古今脉动,感受一座城市由文明源头迈向现代智造的生动图景。
溯源·古迹与文脉的交响
媒体团第一站来到了斗山遗址考古现场。在修复室,工作人员仔细拼对陶片、进行修复,每一块文物都承载着历史记忆;库房内陈列着精美玉器、石器、陶杯等出土的丰富文物,展示遗址的文化价值。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葛昕炜介绍道:“这些遗物跨越了不同历史时期——最早可追溯到马家浜文化,距今已有6000多年,最晚的瓷片则来自明清。”媒体团边观看边聆听讲解,了解遗迹故事,更直观地感受到斗山遗址在文明探源中的重要意义,也见证了无锡文明史向前推进的厚度。
文化的火种,延续至近现代的产业记忆。在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媒体团看见了锡山工业的根脉。馆内陈列的老照片与生产工具,记录着乡镇企业从“古早模式”到现代制造的奋斗历程,也承载着锡山敢为人先的实干精神。室内展区展示“四千四万”精神,室外保留的春雷造船厂旧址,呈现乡镇企业萌芽的历史。这座全国唯一收藏乡镇企业各阶段文史资料的博物馆,让人直观感受到锡山工业发展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色。
文化的文脉还流淌在艺术之中。媒体团走进倪瓒纪念馆,被淡墨山水中流露的疏淡之美所吸引,感受到元代“四大家”之一倪瓒艺术的独特风格,也体会到锡山温雅坚韧的文化气质。馆内展厅展示绘画、书法、诗歌等多方面成就,并陈列世界藏品复制品,让人直观感受倪瓒艺术的广度与深度。自2019年起,纪念馆和墓园进行了全面修缮,焕新的空间不仅保留了历史韵味,也为文化传承和学术交流提供了沉浸式体验,让媒体团深切体会到倪瓒文化的魅力。
智造·让创新成为城市新生
在历史的余韵之外,现代科技的浪潮正奔涌向前。在无锡杰夫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近距离体验无噪音实验室和高品质音响,感受“声”的魅力与科技力量。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杰夫电声在车载音响、泛屏音箱等领域跻身国际前列,授权发明专利65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中国声音”正从锡山走向世界。
走进帆软软件有限公司,这家总部位于锡东新城的中国软件百强企业,专注商业智能与数据分析,合作客户涵盖企事业单位超36000家、中国500强合作359家,营销服务网络遍及超10个国家和地区。利润共享、永不上市,与员工共同成长,这家软件界“胖东来”的文化凝聚力也给媒体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媒体团近距离感受数字技术的力量,也见证锡山科技创新活力。
生态·在水乡里看见未来
因水而美,因水而兴。媒体团来到厚桥街道的谢埭荡村,感受不一样的生态村,这里水网交错、村落相依,生态与乡村产业自然融合。这里以“渔”为核,统筹产业、生态与文旅发展——芡实园区、水产养殖区、研学等多功能区共同构成一幅“渔文旅共生”的新图景。
在村委会议室里,媒体团聆听村党总支书记华东明讲解村里的产业发展与未来规划,近距离感受乡村蜕变的生动实践。谢埭荡的乡村蜕变,把自然之美、产业之兴与文化之意串联起来,让乡村的日常变成城市游客的“诗与远方”,让“绿水青山”成为真正可持续的未来。
共生·文化促成发展底色
在古今的对话里,锡山既有文明的回响,也有未来的声浪。媒体团在这里感受到的不仅是文明的延续,更是城市独有的生命力与韵律——在过去与未来之间,锡山以文化为底色,展现出鲜活而持久的魅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