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协作,大致是指在发展旅游时不同行政区划的单位和企业相互之间的借力、配合、协作。区域旅游协作搞得好,有益于各地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反之,则有可能会相互角力、挖坑乃至互噬,加剧旅游市场的恶性竞争。
从过去的行业现象看,各市县区域旅游协作最常见的做法,通常是领导出面签个协议,承诺若干方面开展协作,核心是互送旅游客源。由于客源市场已高度市场化,政府部门掌控不了客源,“互送客源”便只是图一时嘴头之快,甚至被嘲笑为是一伪命题。其它一些协作的约定,也往往有表态、无行动,更少见为推动协作而反复协调者,最终区域旅游协作大多形同虚设。
那么,区域旅游协作如何落地和深化?
一是共同支撑区域旅游形象。对中远程游客来说,选择某地作为旅游目的地,是靠日积月累的营销渗透、靠周边熟人的口碑影响、靠偶尔差旅的实地感受。在旅游实践中,客源最先和最易于了解的是省市,之后才是县(市、区)乃至乡镇;再者,各地游客最终所选择的旅游吸引物,未必在意它所在具体地域,就如中外游客很看重长城,但并不在意它在哪个区县,即使游览之后也未必是清楚的。因此,相关市县未必急于标新立异、突出自我,而应把当地放在一个大的区域之中,共同打造和支撑区域旅游的形象,这对于吸引中远程游客是非常必要的。譬如,外省市候鸟客在选择旅居片区时,首先考虑的是关注哪一大片区域,之后再缩小到市县乃至具体乡镇村落;旅游市场的宣传营销,也需要相关市县携手开展,争取给媒体或游客留下较大区域的一个轮廓性印象。对外省的很多游客来说,期望对方记得住某一个景点是有难度的,有不少人连一些市县的名字都未曾听说过。故而,共同打造区域旅游形象,比一上来就营销具体旅游产品,或许更有必要性和现实性。
二是连点成线相互助力。无论旅游怎么发展,对于大多数旅游者来说,连点成线、依线运行是基本规律。现在团队旅游渐少,自驾者、自助游日多,但依旧讲究顺路和沿途驻留,作为相邻相近的市县,应积极研究汇入旅游主线,只有融入和协同,才能分得旅游一杯羹。譬如,前些年浙皖赣闽编制一条串联4省4市的旅游线,俗称“九五之尊”(串联了9个5A级景区),这样的线路自然是有魅力的,沿途能够进入其辐射圈便会是受益者。作为中西部的一些市县,发展旅游的思路更应如此,都要依赖和依托交通干线而发展。期望游客来了就游遍当地,甚至幻想重游不止,往往不切实际;同样,对周边旅游线路视而不见,依旧自我封闭运营,最终也只能吸引周边客源。因此,期望吸引自驾观光和休闲游的市县,应携手打造和共推一两条旅游主线,联手出版旅游交通地图,树立前往各县市的旅游指示牌,把纳入其中的旅游节点尽量做好。
三是以差异化立足市场。旅游是高度市场化的产业,倡导区域协作并非消弭竞争,而是要认清旅游发展基本规律,处理好与周边市县的竞合关系,避免恶性竞争带来的后果。譬如,同一类型或地盘的文旅资源,相邻市县都来开发,便易于形成相互抵消,先发和先优者胜。如孟良崮位于山东蒙阴和沂南交界处,江苏茅山为金坛和句容所共有,旅游开发结局便大致如此;与之相反的案例较少,便显得尤为可贵,如河南焦作云台山与新乡宝泉秘境是相距仅几公里、都以太行山为旅游资源的,相继开发以后都实现接待量七八百万人次,主要原因便是在创意和策划开发时,有意识地突出了差异性,尽量避免了雷同化。乡村旅游也是产品同质化竞争的多发和易发领域,主因是资源大同小异,创意策划难以创新,加之客源大多来自当地和周边,便容易加剧市场竞争;如要突出重围,在旅游市场独树一帜,就得设法错位开发:或是突出主题性,围绕主题进行系列开发;或是定位单一市场,如突出开发餐饮,或主打乡村休闲;或是提档升级,让旅游产品档次明显高于周边,吸引讲求品质的高端消费者。
四是互补产业要素短板。区域旅游的成功发展,尤应注意取长补短、填补空缺。首先要研究周边市县旅游的供给,尽量不搞“小而全”;对于已是外地强项的领域,尽量“避其锋芒”、错位以待;周边市县旅游发展的短板地带,则可大力发展、跨越发展。比较理想的状态,是争取旅游市场合理分工,如甲地观光、异地度假、丙地研学。这样的实例在现实中虽不算多,但还是应尽力去做争取,而不可能由一家通吃。如在旅游旺季,敦煌游客爆满,食宿供给便有短板,毗邻的瓜州正好可以拾遗补缺;再如敦煌开发了多台旅游演艺,有的并不能招徕很多游客,在这种状况下,周边城市如没有很大把握,就没有必要再去开发演艺项目,硬“唱对台戏”只能使自己受伤。
五是优者为师互学互促。在区域旅游发展中,协作更多地应表现为主动学习和借鉴对方所长,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以乡村旅游为例,区域周边既充满了竞争,也有不少可资借鉴的案例。譬如:在推动乡村旅游提升上,便有一些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案例,政府部门只要打造几个先进典型,市场力量便会星星之火般地蔓延开来;再如,乡村旅游薄弱环节的提升,山东省就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对改厨改厕达标的农家乐每户予以较大额度的补助;浙江松阳县探索了开发精品特色民宿的一套经验,不仅推动了当地空心村、废弃校舍、老旧房屋向民宿的改造,而且带动了周边县区民宿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得丽水全市成为全国民宿发展的先进典型。
旅游属于精神文化层面的消费,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熟悉市场、懂得专业、富有文化,充分认识旅游发展的专业性;若像抓工业和农业项目引进那样,或把旅游发展理解为就是招商引资、跟风追潮、网红营销,那说明对旅游产业的理解还较肤浅,需要付出比较多的学费。如要旅游发展提档升级和赢得广阔市场,就要充分研究客源市场和区域旅游供给,让区域旅游协作更加“实心化”,减少不必要的发展阻碍,向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来源:中国网 作者:高舜礼 本文系作者10月29日在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2025年文化季之“父爱原乡 爱有回响”文化名家座谈会的发言,有所编辑,标题后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