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群,地处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分布于白水河沿途,我们沿河游览了陡坡塘瀑布、黄果树大瀑布、银链坠潭瀑布,水上石林、桥上桥上桥等景点。
今年夏天的雨季很长,黄果树瀑布水势浩大,滚滚黄泥水倒灌下来,瀑布附近的观景台大多没于水中,游客撑着雨伞只能远远地观望。如果到冬春季节,黄果树瀑布的水势便逊色不少,也失去了那种壮观。黄果树瀑布群最美的季节,大约在秋季。

黄果树大瀑布,因当地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黄果树因结 黄色果实而得名。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4月底,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历至黄果树瀑布群景区,先闻水声“轰轰”,初见陡坡塘瀑布,后行至白虹桥,发现主瀑黄果树大瀑布,在《黔游日记》中写下“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的赞叹。据说,黄果树瀑布出名始于徐霞客的游历与记载。
陡坡塘瀑布,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瀑布翻过100多米长的钙化滩坝,发洪水之际会发出“轰隆、轰隆”的吼声,又叫作“吼瀑”。

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歌唱到“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就会出现唐僧师徒四人跋山涉水的画面,那个画面正是陡坡塘瀑布。
黄果树大瀑布,位于陡坡塘瀑布下游约一公里处,主瀑高67米,主瀑顶宽83米。
徐霞客赞之:“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黄果树大瀑布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是世界第三大瀑布,位于尼亚加拉瀑布和维多利亚瀑布之后。

水上石林,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6公里处。这里有一片长约1公里、宽约500米的袖珍型石林,一部分在陆地,一部分在水中。
银链坠潭瀑布,位于天星桥景区水上石林区。瀑布仅有十余米高,上面成漏斗形,象一片片垂下的莲叶,河水在每一片叶面上均匀铺开,水流如同无数条银链,缓缓坠入溶潭。其形如斗,其声如歌,其状如链。

桥上桥上桥,位于天星桥景区。石桥由三段构成,左右各一段,是从悬崖峭壁上伸出的石头,构成石桥的左右部分。一块楔形石头仿佛从天而降,插入石桥中间的空档,巨石中空,形成可通行人的天然石门,这种结构在地质学中被称为“天生桥”。
因为中间的巨石有顶,且顶上有积水潭,于是称为桥上桥。又因为该处地下有一条暗河,人在地上走,犹如在桥上过,所以地面本身就是一座桥,于是“三个桥”凑齐了。这种说法有一点牵强附会,各位不必较真,就算是当地的民谣传说吧。
题小诗一首《黄果树瀑布群》:
烟生白练挂山头,峡谷石林乱水流。
群瀑争出天地动,各携声势炫千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