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本应放松身心的周末徒步之旅,
不曾想却演变成一场惊险之旅。
今年10月25日,李艾(化名)在微信小程序“上海暴走村”报名了宁波塔神岩徒步团,结果在途中遭遇马蜂袭击,一行16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蛰伤,李艾质疑,队员受伤时主副领队均不在场,后续领队不仅阻止大家叫救护车,而且延误送医3个多小时。如今,大家只希望能拿到应有的治疗补偿和一份道歉。
队员中途遭遇马蜂群袭击
10月25日早上7点,李艾和朋友在徐汇宜山路和队友们汇合,从这里乘坐大巴前往宁波塔神岩,一行30人左右,李艾支付了95元/人的团费,主要包含往返大巴及领队服务费。
然而,上午10点过到达目的地后,徒步开始不到2小时,一行人就遭遇了意外。
据了解,当天有两位领队,在李艾看来应该一人领头开路,一人负责押尾,然而一路上只有一名团员领头,主副领队均不在李艾的视野范围内。
“副领队好像带着人下山了,主领队一路都在系标记,不知道在哪。”
当走到一处杂草丛时,李艾回忆,这些草丛高度和她身高差不多,而且完全是一条没有太多走过痕迹的野路,由于无人在前方探路,当李艾经过一处杂草时,突然就窜出了很多只马蜂。
“我走在队伍里第三个,但是是第一个被蜇的。”
李艾心有余悸地说,当时瞬间感到膝盖处一阵剧痛,像被打了一针,疼得根本没办法走路。
李艾(化名)被蛰伤的膝盖
更危险是,十多只马蜂就在一行人的头顶上乱飞,跟在李艾身后的队员同样未能幸免,当时现场一片混乱,大家接二连三遭到马蜂袭击,直到后来大家缓慢移动到一块平地,才脱离马蜂的活动范围。
据统计,当天有16人被马蜂蛰伤,像李艾这样只有膝盖被蛰了一次还算是幸运的。
另一位队员谭先生和他老婆的伤势更为严重,谭先生的头上被蛰了三针、左手腕一针、右手大臂四针,他老婆的头上、手背、手臂也被多次蛰伤,而且他老婆在躲闪马蜂的过程中,头部还被灌木划伤,流了不少血。
“回来以后我们两都没法上班,只能请假。”
谭先生说道,他还会向“暴走村”主张误工费等诉求。
李艾(化名)被蛰伤的膝盖
队员质疑领队应急措施缺位
事故发生在当天中午12点半左右,面对突如其来的险情,李艾认为领队并未做出有效的措施。
李艾称,当天有队员提出呼叫救护车,尤其是针对被蜇伤十几处、伤势较重的队员,但这一建议遭到了领队的阻止。
“他一直在担心费用问题,不让我们叫救护车。”
而且身处野外,队员们无法自行呼叫其他车辆,只能等待领队安排。在受伤之后,领队又让大家走了约2公里的山路,才坐上在山下等候的、从上海开来的大巴车。
“我们从12点半受伤,一直到下午4点才被送到宁波中医院进行治疗。”
李艾强调,这长达3个半小时的耽误,不仅让大家的痛苦加剧,更不知道是否会影响病情的治疗。
10月25日,“暴走村”徒步团多人在医院治疗
最终,整个团队于晚上8点40分左右从医院启程返回上海,到达时已超过深夜11点,16人的医药费从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当晚回到上海时地铁已经停运,不少队员只能打车回家,产生了额外的交通费用。
“我们的诉求就是暴走村承担所有的医疗费,并且退还团费,报销打车费,最后要发布道歉声明。”
李艾直言,徒步过程中确实存在风险,但是如果领队在最前方开路,大家还是被袭击了,队员们也不会有很大的怨言。
李艾认为,如果暴走村不能妥善处理,她们将保留向消费者协会、旅游监管部门投诉以及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
暴走村退团费但不另行赔付
近日,记者多次拨打塔神岩领队“红薯”的电话,但是全都无人接听。
随后,记者又辗转联系上“暴走村”客服,对方表示,目前俱乐部已经针对此事展开了调查,后续已经联系了活动相关的队员进行沟通,相关费用已经在走保险了。
“目前正在调查中,不便透露太多,我这边先不跟您通话了。”
当记者问到领队是否存在失职情况时,暴走村客服匆匆挂断了电话。
根据启信宝显示,“暴走村”的主体是广州市大拾忆旅行社有限公司,于2016年成立,其经营范围包括体育健康服务、组织体育表演活动、旅游业务等。
10月28日,“暴走村”客服给李艾等团员发来一份《2025 年 10 月 25 日塔神岩蜂群叮咬事件初步调查说明》,该说明称,“蜂群叮咬属于户外常见偶发意外”,已提前在群内发布《安全告知提升书》。
针对李艾等团员的投诉,该说明表示主领队并非走在最后,而是在前方绑路标、控速、发提示,副领队也一直在线沟通,马蜂出现后,领队当即叫停队伍,指导队员包裹裸露皮肤、低头匍匐通过,并分发硫磺皂驱蜂。
对于没有叫120救护车一事,“暴走村”解释称一辆救护车坐不下十几名伤员。
随后,“暴走村”客服给李艾发来信息,称公司经研究决定,将全额退还参团费用。此外,根据保险条款核定,保险范围外的其他费用需由个人承担,公司将不再另行赔付。
“暴走村”客服发消息给李艾,称保险外费用自行承担
在这次徒步群里,李艾发现大家治疗的费用和保险报销的费用均不一样,有人花费80元,保险只报销了25元,有人花费了400块,最后只报销330块。
“赔偿还有误工费全都没有,那不就是我们花了钱,受了罪,受了伤,到头来也没得到好的反馈。”李艾说道。
大多户外俱乐部存保险短板
随着户外徒步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如何选择一家靠谱的机构?徒步过程中可能有哪些风险?对此,记者采访到一位从业9年的徒步领队温先生进行解答。
温先生表示,目前的徒步团体分为盈利和非盈利两种。非盈利通常会写明费用“AA制”或“多退少补”的字样,且事后财务向所有参与者公开,风险由组织者和参与者共同分担,同行伙伴也需视情况承担部分责任。
而对于盈利性质的团体,一旦有队员遭遇意外,组织者需承担大部分甚至全部安全责任。
李艾花费95元报名“暴走村”的塔神岩路线
此外,对于徒步机构到底是有证经营的旅行社,还是无证组织的俱乐部,参与者面临的风险有有不同。
“目前95%的户外俱乐部属于无证经营,这些俱乐部的起源通常是:几个年轻人通过建群,走过几次路线后便自立门户,或是当过其他俱乐部的领队,积累客户后自行成立群组。”
温先生说,这些无资质的组织者,他们通常只为参与者购买最基础的“旅游意外险”,其医疗赔偿额度极低,通常只能赔付1万至2万元内的医疗费用,适用于行程中擦伤扭伤等小伤,一旦出现骨折等更严重的损伤,这个保险通常无法覆盖损失。
而正规旅行社强制购买的“旅行社责任险”,赔付额度最高可达2000万元,另外还有“组织者责任险”,年费在8000至15000元不等,甚至还有“领队责任险”,年费在900至1600元,而这些保险大多数无证俱乐部都不会购买。
“还有极端的情况,一旦发生大型意外,这些俱乐部很可能凭空消失,群聊解散,你根本找不到人,你也不知道领队名字和身份信息,打官司都没有对象,过一段时间,他们换个马甲又出来组织活动了。”
温先生提醒户外爱好者,在选择户外活动组织时,优先选择有旅行社资质的正规组织,其责任险和保障体系更为完善。警惕纯粹的“AA制”宣传,仔细阅读活动帖,看是否明确“多退少补”和财务公开。主动询问所购保险的详细条款,包括医疗额度、是否包含救援和自费药等。留存组织方的真实身份信息,包括公司名称、负责人联系方式等,以备不时之需。
来源 | 新闻晨报 记者 陈泉
编辑 | 吴繁
新闻晨报“随申Hi”小程序
焕新升级
更多惊喜内容
等你解锁
来源:新闻晨报微信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