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8周年暨妈祖金身巡安湄洲岛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漫步岛上,往来穿梭的新能源车辆、随处可见的电动助力车,与宜人的碧海绿意共同构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也让“绿色”成为许多游客对这里最直观的印象。
在福建莆田湄洲岛,绿色电力正悄然将现代化的低碳生活与千年的妈祖文化紧密相连。全域电动交通与全电厨房已广泛普及,构成日常的低碳图景。而这股“绿色动能”也为妈祖祖庙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数字化监控和智能运维系统,为这座千年文化遗产筑牢安全防线,实现了绿色发展与传统保护的有机融合。
低碳引领食住行游
为服务好海岛的绿色出行体系,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全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建成了覆盖全岛的“三公里充电圈”,并推动岛上376辆公交车和旅游观光接待车全部实现电动化转型,为“清新湄洲”增添了流动的绿色风景线。
绿色电力的应用远不止于出行领域。近年来,绿电治污、全电厨房等多种“绿电”应用模式不断涌现,使得湄洲岛在旅游、生产、生活等全场景均实现了绿色电力的广泛覆盖。岛上,光能地砖、电透明屏、追日光伏百叶系统、风光互补路灯、喇叭花造型风机等一系列融合了智慧与美学的设施,在满足旅游文化功能需求的同时,兼具高效的实用价值,将岛上得天独厚的风能、光能资源持续转化为清洁电能,起到了显著的节能降碳与文化传播双重作用。
看交通出行:全面推动以电代替化石能源,实现公共交通全电绿色出行全覆盖,落户全省首座海岛城市充电站,建成“全岛3公里、核心1公里充电圈”,共享电动汽车、北斗电动助力车等多种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先后落地应用,构建绿色高效的海岛交通网络。
看民宿餐饮:全岛各景点的个体烧烤商户全部将燃气烧烤炉汰换成电烧烤炉,600余家民宿、家庭宾馆全部用上了电气化厨具;湄洲岛管委会等21家企事业单位实现了100%纯电厨房改造应用,厨炊成本下降到四分之一;民宿全面应用空气能热水器,全电厨房等行业应用成了新潮流。
看赋能文旅:建设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新能源示范基地、莲池村全电沙滩夜市、东海卧佛新“光”景等“夜游湄洲”景观,以及“近零碳”排放建筑、红树林绿色能源碳汇基地等网红打卡点,推广应用绿电,促经济保发展,打造绿色生态经济示范岛。
从“吃住行”到“游娱购”,湄洲岛上的生活方式越来越绿色,越来越低碳。湄洲岛也逐步探索出一条零碳示范区的建设实施路径:结合海岛实际,围绕建筑绿色化、园林景观生态低碳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固废资源化处理、水资源循环利用、交通绿色化、运营智慧化、新型电力系统等八大方面,分阶段逐步实施,最终把湄洲岛建成“零碳岛”。
智慧守护千年古庙
湄洲妈祖祖庙始建于宋雍熙四年(987),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庙。从空中俯瞰,祖庙建筑群依山势而建,庄严肃穆、楼亭交错,气势恢宏,被称为“海上布达拉宫”。祖庙风景区作为湄洲岛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主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世界各地妈祖敬仰者的心灵故乡和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2016年,湄洲妈祖祖庙入选“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史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首批遗产点。碧海晴空下的殿宇重阁错落有致、古朴庄重,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在诉说着妈祖的故事。
妈祖祖庙每年都会举行妈祖祭典、文化旅游节等众多重大节庆活动。但妈祖祖庙所处的环境相对潮湿,金属器件及文物易被腐蚀。同时,香客上香导致庙内烟雾缭绕,单靠人工排烟费时费力,且香烛无人照看易引发火灾。加上祖庙供用电情况复杂、运维保障任务重、运行维护专业技能要求高。但这里的管理人员并不发愁,他们的底气源于国网莆田供电公司协助实施的“用电无忧”电力智慧运维模式。
近年来,国网莆田供电公司从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智慧电力运维出发,运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电网,为湄洲妈祖祖庙提供配电站房设备运维、能耗分析、环境监控等全程智慧服务。湄洲妈祖祖庙值班人员通过移动端视频监控便可了解祖庙景区所有配电站室的异常预警、用电量和值班等实时信息,当系统监测到电力设备受损后,电力专家队伍将及时介入排查、修复,解决景区专业技能不足和日常运维压力大的问题,提高电力运行维护质效,提升安全用电水平。
为了更好地帮助祖庙应对自然灾害,在莆田市应急管理局指导下,国网莆田供电公司牵头医疗、铁塔、应急救援队等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应急抢险柔性小组,共享资源、力量,共同应对祖庙停电、火灾等突发情况。湄洲岛应急抢险柔性小组在国网湄洲岛供电公司本部设立应急抢险指挥中心,通过ECS系统应急APP指挥调度各级应急基干队伍,运用无人机全方位勘察现场,高效协同路面清障、通讯保障、应急照明、充电方舱、应急救援等应急措施,为祖庙防护加上“最后一道保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