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车间了解“一颗豆子”的万千变化,在矿业遗址模拟体验开采矿石……不知从何时起,“逛工厂”成为旅游的热门之选,尤其是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工业生产流程、品牌文化的探索需求都吸引着他们将目光投向工厂。因此,越来越多的工厂成为旅游目的地,“工厂游”从小众体验走向大众选择。
在济南,古老与现代、知识与实践、工匠精神与创新思维,在不同的工厂车间里相互碰撞,融合成一堂生动的“行走课堂”。
生产线上,知识与好奇不期而遇
在华熙生物透明质酸研发实验室里,一群中学生的眼睛紧盯着操作台上精密的实验设备,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惊叹。一名学生小声向同伴感慨:“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的实验,今天却看到了现实版本的制备过程,内心无比的震撼。”
这是济南高新区工业游学项目中的一个普通场景,也是当今中国工业研学发展的一个缩影。
当生产线变为教科书,当工程师变身老师,当车间变为课堂,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正在济南悄然兴起,为青少年打开了探索工业魅力的新视角。
同时,在章丘冠珍轩的生产车间里,孩子们亲身体验磨制豆腐,从磨豆浆、煮豆浆,到点卤、压型,再到品尝豆腐宴,一上午的行程参与感满满,能够收获不少知识。
“工厂游”带来丰富的体验,通过将生产线变为风景线,游客可以目睹机器人协同作业的场景,感受智能制造的脉动。当游客步入汽车生产线,看机械臂精准焊接;走进巧克力工厂,闻见甜蜜香气中流淌的匠心;驻足食用油基地,体验古老木榨工艺与现代智能系统的交融,这种直观的体验不仅满足了游客尤其是孩子们的好奇心,也为他们提升科学素养提供了生动的课堂。
厂房之内,有现成的“科幻课堂”
工业旅游与研学教育的结合,为其增添了教育功能。许多工厂设立了专门的研学课程,让学生们在参观中不仅能学习到工业知识,还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在智能制造车间,学生能直观理解自动化、编程与系统集成的应用;在汽车制造基地,三维建模软件的演示,点燃了他们对工程科学的兴趣。
在费斯托(济南)全球生产中心,另一场工业研学活动正在上演。研学团队走进这家德企的生产中心,通过历史影像与产品迭代陈列,系统了解了其发展历程。
学生们步入车间,立体化生产线呈现出智能制造的真实图景:机械臂集群协同组装精密气动元件,智能搬运机器人小车沿磁轨自动配送物料,质检工位通过AI视觉实时捕捉微米级误差。
走进工厂内部,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生产场景让孩子们目不暇接:从产品进料到出厂,生产、组装、测试、包装全流程实现自动化。
车间内鲜少见到工人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成排的机械手精准高效地组装零部件。这种“寓教于乐”的模式,使得工厂游不仅是休闲娱乐的选择,更是素质教育的有益补充。
产业沃土,蕴含巨大市场
济南发展工业旅游与研学教育,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济南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不仅拥有重汽、浪潮、齐鲁制药、泰山钢铁等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也孕育了众多像“福牌阿胶”、“德馨斋”这样的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字号品牌。这为工业旅游提供了从重工到轻工、从传统到现代、从生产资料到生活消费品的多元化载体。
更重要的是,济南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泉文化”和“儒商文化”,为工业旅游注入了独特的人文灵魂。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许多研学机构和企业工厂在规划旅游线路时,有意识地将企业文化建设、品牌故事讲述与济南的地域文化相结合。例如,在参观过程中融入节水环保理念的宣传,体现企业对泉脉保护的重视;或者在讲述企业创业史时,强调诚信经营、厚道鲁商的品格。这使得工业旅游超越简单的生产流程展示,上升为一种文化体验和价值传递,与研学教育中强调的德育、美育目标不谋而合。
此外,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庞大的中小学生群体,构成了研学旅行稳定的客源市场。便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旅游配套设施,也为大规模开展工业研学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政府对产教融合、工业旅游发展的政策引导与支持,更是加速这一融合进程的关键推手。
眼见为实,无形中的品牌增值
对于参与工业研学的青少年来说,这种体验可能成为他们未来职业选择的启蒙。在锐捷数字化智能工厂,孩子们此起彼伏的感叹声,“原来科技比动画片里的还神奇!”“长大后我也要来这里上班,造这些厉害的机器!”成为活动中最动人的声音。
与此同时,“工厂游”的火爆也为企业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效益。不少企业与研学机构合作,通过开放参观、文创售卖创造了收入,也同时提升了企业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消费者在亲眼见证产品生产过程后,往往更愿意选择消费它们,这种眼见为实的体验感,能够转化成信任感,是企业无形的宝贵资产。”研学机构老师朱哲说。
然而,“工厂游”的发展并非没有挑战。
“如何在保证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提供更优质的参观体验,是工厂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乐于对外展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开发“工厂游”线路,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为市民游客持续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内容,也是企业需要思考的方向。考虑到这一点,他们也在不断深挖自己的内部资源与自身特点,目的是打造差异化IP,推动工业旅游专业化发展。
在记者看来,通过深度挖掘工业文化内涵,结合创意性的规划设计,“工厂游”不仅是一种旅游形式,还会成为展示国家制造业实力和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期待在多方推动下,“工厂游”能够游出不同的特色、更高的品质与专业度,带来文化、经济和社会多重效益的共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