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博物馆热”——各地博物馆都人满为患,很多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愿意去博物馆。但“博物馆热”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就引出了一个新问题:我们为什么爱上博物馆?为此,我们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最近的“博物馆热”现象具体是怎样的?第二,人们为什么愿意去博物馆?第三,父母为什么应该多带孩子去博物馆?第四,为什么退休以后人们也愿意去博物馆?第五,几点结论和建议。
一、关于最近的博物馆热现象
前面提到,最近确实出现了“博物馆热”,这种热度恐怕只有亲自走进博物馆才能真切感受到。具体表现为:一是人多,二是博物馆的展览数量多、内容丰富,三是博物馆正在成为人们日常休闲的新选择。这就是我们目前观察到的情况。
举个例子,今天我和一位朋友交流,他去了山东济南博物馆。他告诉我,去了之后才知道,在全国博物馆的排名中,山东位列第三——第一名是故宫,第二名是国家博物馆,第三名就是山东。他参观后的感受是,对山东的整体印象发生了很大变化。
我前一段时间也去了两家博物馆,一家是天津博物馆,另一家是北京的运河博物馆。在天津博物馆,我看到了不少珍贵展品,比如青铜器、宋代名画,还有那棵著名的“乾隆白菜”。而运河博物馆当时正举办一个殷商主题的特展。
走进这些博物馆,我的感受是,它们带给了我许多不同凡响的体验。当然,正如我们常说的,现在博物馆人气确实很旺,有时甚至感觉人满为患——以前没想到博物馆这么多人,也正反映出当前博物馆热的现象。说实话,我以前去过的博物馆并不多,比如新疆博物馆,还是旅游时顺便参观的。但最近我开始有意关注博物馆的展览与介绍,渐渐对博物馆产生了新的兴趣。这就是目前我对博物馆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二、为什么会出现“博物馆热”?
“博物馆热”的主要原因我想有两个:第一个是很多人退休之后空闲时间多了,就愿意去博物馆走走;第二个是很多父母愿意带着孩子一起去博物馆。这种热度既和人们现在的参观意愿有关,也和博物馆本身的特点有关。
比如我们去景区,看的多是自然风光——登泰山能看到奇石耸立,游黄山能欣赏秀丽山川,但往往也仅止于此。而现在人们去景区途中常常需要停留,节假日路上堵、景区也堵。而去博物馆就不同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博物馆。如今各地博物馆之间还形成了一个良好互动:许多珍贵展品可以循环展出、互相借调。虽然国家规定某些一级文物不能出境,但在国内是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实现跨地域轮展的,这极大丰富了当地民众观赏文物的需求。
正如我刚才所说,景区呈现的是自然景观,而博物馆展现的是历史——这里有历朝历代的故事,有各式各样的文物,有青铜器、甲骨文,有玉器、字画,还有一系列承载历史的图片。总之,“博物馆热”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它能让你接触到更深刻的内容,领略深邃的文化——这是一个民族的符号,也正是博物馆所能带来的独特价值。
三、为什么父母要多带孩子去博物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固然可以谆谆教导,给予诸多提点和教诲,但往往仅止于此。前两天我写过一篇文章,提到巴菲特教育孩子的方式——他教孩子要尽早学会经商,自己挣钱,培养商业能力。
但如果父母在孩子年幼时就带他们走进博物馆,耐心讲解,有条件的话还请导游专业解说,这就能让孩子从小超越寻常景区观光,跨越现实局限,透过一件件凝固历史的文物,窥见文明长河。比如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从数百万年前的人类起源开始,历经北京猿人、尼安德特人,穿过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跨越夏商周三代,再走过汉、三国、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宋元明清——三千年历史风云尽收眼底。
此外,由父母带领参观博物馆,既保障安全,又能亲身传授知识。若有导游配合,父母与孩子更能共同学习——毕竟博物馆里总有我们未知的藏品,彼此探讨既能拓宽视野,也增强体验感。这种教育截然不同,它能赋予孩子文化的厚重感。如果说巴菲特赋予子女的是经商谋略,那么博物馆给予的便是历史积淀,让孩子的文学素养与历史修养提升。
我接触过许多经常带孩子去博物馆的家长,这些孩子看待问题往往更具历史纵深感,思维更有穿透力,见识更广博,对生活的理解也更有深度与厚度——这非常了不起。这正是我们要多带孩子走进博物馆的重要原因。
四、退休以后为什么要去博物馆?
很多人退休以后喜欢跳跳广场舞,或者在家看看电视,这当然是一种生活。但如果有条件的话,不妨去博物馆看看。去看看这座城市博物馆里的藏品,了解城市的风貌与历史。如果能赶上博物馆里举办的各地巡展,就能对各地的文化有更多的了解。
倘若到不同的城市去旅游,在游览了那里的民居街道、风景景点之后,再走进当地的博物馆,绝对会让你对这座城市的历史产生一种纵深感,这会极大地丰富退休以后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很多人正是因为喜欢上了博物馆,便开始更多地走出去,人生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思考与回馈,这实在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所以,迈开双腿走进博物馆,你能得到不同凡响的收获,这确实是退休后值得去做的一件事。
总之,“博物馆热”的背后,既有人们闲暇时间增多带来的热度,也有博物馆巡展带来的热度,更反映了人们开始追求更深层的文化厚重感——从出门看风景,到出门看博物馆、品味历史,这其间的转变所带来的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博物馆热”的分析,我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当下人们确实开始愿意主动走进博物馆、探究历史,这说明大家变得更有深度、更有厚度,看待事物有了纵深感,这无疑是一种好现象。
第二,人们从游览自然景点转向参观博物馆,从城市观光延伸到文化体验,这代表大家能够以与以往不同的视角,去了解我们祖先的历史、民族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这样一来,生活也就变得更加丰富。如果能有机会去看看国外的博物馆,那就更好了。
为此,我们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希望国家能够多建设博物馆,多推动博物馆之间的巡展交流,让人们在城市中就能接触到博物馆;同时也要加强媒体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的价值。就像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也是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到博物馆的重要性。
第二,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去博物馆,退休人士也可以常去走走,同时也希望职场人士有时间不妨也多看看博物馆。也许你可以把用于社交应酬、喝酒的时间,匀一部分给博物馆——不论是对你经商还是从事其他工作,都可能带来更多的热爱与更深的思考,这一点对个人的影响恐怕是非常大的。
总之,“博物馆热”是一部分人先知先觉的行为。如果你愿意走进博物馆,也许你所获得的收获会比想象中多得多。这就是我今天针对“博物馆热”现象所做的解读与分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