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王禹
临平,这座枕着京杭运河脉搏的江南古城,是一个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地方。上塘河氤氲着水墨般的诗意与千年橹声浑然一体,安平泉的涟漪里更是荡漾着苏东坡的咏叹;
临平,又是一个历史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地方。广济桥与智慧科创园共同诠释了何为“古韵今风”;老茶馆里的龙井香与开发区跃动的数据流在此交融;静静躺在运河博物馆里的古籍与产业孵化器的快速“奔跑”形成鲜明对照;

临平,更是一个拥有梦想和希望的地方。每一个怀揣梦想的抵达者,都能在它的古今对话中找到生根的土壤,让生活与理想在江南的烟雨里共同生长。
说起梦想,三年前立志打造微短剧重镇梦想的临平,再次迎来重要时刻。10月31日,在杭州市临平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官宣,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将于11月10日至11日举办。
(一)
星辰大海之间,一艘大船乘风破浪、引领航向,众多小船如星光般缀满浪涛,这抹承载着临平时尚活力与蓬勃生机的“临平紫”,正以轻体量撬动大传播,书写微短剧的无限可能……
这正是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主视觉海报勾勒出的“千帆出海”图景,也道出了本届大会“视听弄潮赋能千行百业 百花齐放引领千帆出海”为主题的雄心。

当“临平紫”再度晕染开微短剧大会的主视觉,其航船意象恰是这片土地与视听产业共赴征程的生动注脚。
为期两天的大会日程充实、内涵丰富,涵盖“指南针”专家辅导会、开幕式、主旨对话、跨界交流等议程。
其中,开幕式上,除了主旨讲话之外,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将再度发布微短剧行业白皮书,通过深入的政策解读和精准的趋势分析,助力微短剧行业准确把握政策导向,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方向指引,助力微短剧行业在正确的轨道上稳步前行。
另外,开幕式上还将由临平与各大平台、企业启动“精品微短剧三年合作计划”,多项产业计划与荣誉也将同步揭晓。这些举措是以超前眼光实施微短剧精品创作计划的倾力实践,对于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此基础上,为确保议题紧扣产业脉搏,大会特别邀请《影视独舌》和DataEye参与内容策划。同时,主议程之外将再次推出“跟着微短剧游临平”主题游线,进一步推动视听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此外,“临影厂”联合浙江大学打造的最新一代AI微短剧也将在大会期间发布。
一系列议程发布和核心议题,既有理论扶持,也有数据支撑,还有来自第一线的创作声音和感受,为微短剧精品产业发展搭建起深度对话平台,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二)
当时光回溯至三年前的前瞻落子,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产业进阶之路。临平以“最懂微短剧的地方政府”为初心,开启了产业培育的精耕细作,再至2024年打造“全国微短剧名城”,直至今年提出“全国微短剧名城的二次攀峰”,临平与微短剧的“三年之约”,正书写着一部产业跃升的传奇故事。

前瞻性布局让临平在微短剧风口来临前就做好了准备,当其他地方还在观望时,临平已全力推动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浙江唯一入选中宣部“优秀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的作品《赵小姐的日记》,到成功备案浙江首部虚拟现实电影《司天勇士》,以及《燎原之重回1938》入选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精品创作传播工程”扶持项目……这片土地已成为精品视听内容的孵化高地,还有更多微短剧在此诞生并被全国网友和观众所熟知。

除了“微短剧+文旅”催生出特色游线,“微短剧+普法”更是孕育出《银杏法庭》这样的创新作品,跨界融合的藤蔓已然在临平的产业土壤中蓬勃生长,让“小短剧”释放出赋能千行百业的“大能量”。
一部部精品力作斩获国家级荣誉,一场场行业盛会凝聚全国目光,临平以前瞻性的布局、系统性的构建与持续性的投入,在微短剧赛道的浪潮中锚定航向,铺展出血脉鲜活的产业长卷。
(三)
严格来讲,临平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几部爆款作品,更在于其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
产业的攀升离不开平台的托举。“临影厂”作为临平区文化“新三样”产业的重要引擎,将打造国家级微短剧产业园区作为最高目标。

从发展的视角来看,“临影厂”如同一名沉稳的舵手,以涵盖艺术指导、协拍服务、内容审查的全链条体系,吸引着点众科技、山海星辰、好有本领等头部企业纷至沓来,700余个拍摄项目在此落地生根,更跻身“金鹏指数”全国微短剧基地前十。
政策扶持方面,临平推出微短剧产业新政,配套亿元专项基金“大美临卓”,同步实施青年网络编剧激励计划,为创作注入源头活水。
这份底气,让临平的目光越过山海,投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可以说,本次大会主题中的“千帆出海”不仅是诗意的表达,更是临平产业实践的生动写照。
从《大明风华》《天下长河》等剧集在海外荧屏绽放光彩,到《赵小姐的日记》《水韵风情梦塘栖》等微短剧登陆国际流媒体,再到长鹰科技海外短剧平台FlickReels平台在欧美、东南亚市场崭露头角,临平正以“千帆出海”的豪情,让中国微短剧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鲜活载体。

临平微短剧产业发展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跨界融合的创新模式。“微短剧+”的赋能效应在临平持续放大,全区累计已有8部企业参与作品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目录,临平区“视听+旅游”改革也已入选全省文化广电旅游领域专项改革试点名单。
11月的潮声已近,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即将启幕,当白皮书发布与三年合作计划启动等重磅议程逐一铺展,这里不仅是思想碰撞的殿堂,更是产业进阶的新起点。
从率先谋划到逐步跃升,从精品创作到生态构建,从深耕国内到扬帆出海,临平用三年时间书写了视听产业的“跃升答卷”。这方水土孕育的“临平样式”,既是区域视听发展的新动能,更是中国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生动范本。
山海交融处,临平大剧院的剪影与东来阁的轮廓,在“临平紫”的光影中与产业共生,每一缕“紫韵”都成为产业蓬勃的见证,每一叶“扁舟”都载着文化自信,驶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期待第三届杭州·微短剧大会的到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