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文博会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来逛展打卡。(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昨日,记者走进第十六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徜徉于人潮涌动的展馆之间——从古韵悠长的文博IP授权展,到创意满满的文旅互动空间,传统与新潮在这里交织碰撞。
文博IP授权展 产品吸睛
各地文创来厦“出差” 古今交融热闹非凡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本报记者 林铭鸿 摄)
还未走进A1馆,就听见展区里人声鼎沸,热闹得像一场文化“集市”。“快看,那边是苏州博物馆!”“金勺子没啦!”记者循声望去,只见各个展位前人头攒动,笑声与惊叹声此起彼伏。
穿过人潮,记者来到厦门科技馆的展位,几只胖嘟嘟的鲸鱼毛绒玩偶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这是‘大鲸家族’系列,是我们2025年度特展的IP主角。”厦门科技馆展位负责人付晓婷介绍,这一系列文创以角岛鲸为原型,还衍生出明信片、冰淇淋、冰箱贴等周边。
旁边的“蔬菜主理人”摊位同样吸睛。只见一位主理人身穿围裙,正“烹制”一份“香喷喷的茄子煲”——其实是把市民挑选好的蔬菜玩偶装袋打包。付晓婷说,这次专门为文博会设置这一摊位,希望以这种趣味形式让人了解蔬菜营养成分,寓教于乐。
在苏州博物馆的展台前,几乎寸步难行。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目不暇接:有做成毛绒玩具的“吴王夫差剑”,也有古琴造型的冰箱贴等。最吸睛的是“清·乾隆粉彩绿里花形杯”, “这颜色太温柔了,简直像江南的春天。”市民马丽端详着杯子,轻声感叹。
再往前,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展位同样热闹。市民黄玫一脸惋惜:“怎么办,金勺子被买走了!”她口中的“金勺子”,正是以唐代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鸳鸯莲瓣纹金碗为灵感制作的文创套装。“早些年去西安的时候还没这么多文创周边,后来在网上刷到后专门来逛文博会,现场选购的。”她向记者展示了刚入手的唐风盲盒。据展台负责人介绍,这次共带来了68件文创新品,其中包括厦门万仟堂与敦煌博物馆合作推出的“盛世乐宴”文化盲盒等。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文脉长流·守正创新”IP授权展区汇聚了全国顶级文博资源,深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创意设计,吸引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32家知名博物馆参展,打造集展示、交流、授权与合作于一体的高端文化IP平台。
“在文旅”展厅 玩法新鲜
拿本册子去盖章 在馆就能“万里行”
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从A馆转入C馆,“在文旅”展厅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龙。大家手中都拿着一本小册子——“文旅盖章本”。
“快帮我找云南的孔雀章!”“我还差福建的土楼!”——摊位前,印章“咔嗒咔嗒”落下,一枚枚鲜亮的印记成为人们的文化足迹。来自上海的好励文旅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经理缪仁介绍道:“我们共设计了34枚印章,比如北京的故宫、台湾的日月潭、四川的大熊猫、福建的土楼等,市民可以通过盖章打卡完成一次‘微型万里行’。”
带着孩子观展的吴女士告诉记者:“我们一家去年去过十几个地方,这次孩子看到印章就特别兴奋,说要‘补完旅行地图’。”
在一面红底黑字的背景板前,三个字格外醒目——“来猜茶”。桌面上摆放着六杯泡好的茶:红茶、绿茶、黑茶、白茶、黄茶、青茶,茶香四溢。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这杯是红茶吧?”“不对,是青茶!”站在桌前的市民边喝边猜,猜中了还能领相应的茶叶奖品。策展人伍鑫介绍:“我们想以游戏的方式展示功夫茶文化,把传统的‘品’变成互动的‘玩’,让传承更有趣。”
来自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的学生周思雅端起茶杯,认真地一杯杯品尝,一口气竟然将六杯茶全部猜中。她说,没想到竟然都能猜对,她也因此对茶文化冒出了一丝探索欲。
来到宁夏展区,“神秘的西夏陵”体验区前人头攒动。观众戴上VR头显,光影瞬息流转,脚下的地面似乎变成了贺兰山下的青石神道。耳边风声呼啸,碑亭、阙台在昏暗光线中若隐若现。
“太震撼了!我真的走进地宫了!”市民张恺脱下头显后意犹未尽。他伸出手比划着,“刚才那段壁画,好像真的能摸到。”“我们用空间算力和实时渲染技术,让观众以第一人称视角进入地宫。”新科动漫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佳说,观众可以跟随虚拟人物“妙妙”,穿过墓室、踏上神道、遥望黑水城遗址,了解西夏文明的辉煌。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谭心怡(除署名外))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