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城市里待久了
你是否也想找一处小院
晒晒太阳、喝喝茶
暂时逃离生活的压力
在尚义镇舒林村
就有这样一处“宝藏地”
挽清风小院
这里不仅装着童年回忆
更藏着乡村生活的
诗意与东坡文化的温度
走进挽清风小院
主体为浅米色墙面搭配
青灰瓦顶的传统民居
墙面题有“眉州”书法字样
兼具在地文化标识
檐下悬挂布艺灯笼、球形装饰
搭配木质窗棂
营造出松弛的田园氛围
“现在不少孩子连水稻和小麦都分不清,我想让他们多沾沾泥土气。”谈及返乡的初衷,挽清风小院主理人邹丽萍的话格外实在。带着对老房子的眷恋、对子女亲近自然的期待,她毅然告别城市,回到舒林村打理起这座小院。
作为土生土长的眉山人
邹丽萍和姐姐还将
东坡文化搬进了小院
她们在庭院布置中
融入东坡元素
让游客在休闲时
能感受东坡文化的温度
不仅如此,在这里,还能解锁多种“惬意玩法”:围炉煮茶,看茶香袅袅绕着庭院;聚会团建,小院提供场地任你热闹;想体验“农家味”,可到院内地里摘最新鲜的蔬菜,用小院的厨房和调味品自己动手做饭,烟火气里满是治愈;若想多待几天,小院的客房干净舒适,住下来,晨起听鸟鸣、傍晚看晚霞,沉浸式感受乡村慢生活。
“来这儿的不是客人,是朋友。”邹丽萍说,她想打造的从不是冷冰冰的“生意场”,而是像家一样温暖的地方——大家可以围坐聊天、唱歌......哪怕只是安静地晒晒太阳,也能卸下城市的疲惫。
如今,这座小院不仅成了邹丽萍的“心灵归处”,更成了尚义镇农文旅融合的“小窗口”,让乡愁有了寄托,让东坡文化有了新的表达,也让更多人看见了乡村的美好。
以文化为魂、以农业为基、以旅游为桥,依托乡村生态资源,挖掘本土文化内涵,让游客既能体验乡村生活,又能感受文化魅力。近年来,尚义镇始终把返乡创业作为激活乡村动能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资源对接等举措,鼓励像邹丽萍这样的本地人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让闲置老宅“活”起来,让乡村资源“火”起来。
正是在这样的支持下,邹丽萍将自家老宅改造成了如今的“挽清风小院”,既圆了自己的“乡村梦”,也为尚义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添上了一抹亮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