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留废弃采场高边坡裸岩治理复绿后,成为德胜矿山公园的一景。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通讯员 张海峰 孙玉霞 朱鹏涛
金秋十月,邢台市信都区皇寺镇皇寺村南的德胜公园,绿意扑面、鸟语盈耳。飞瀑流泉、锦鲤摆尾,垂钓池、荷花池与休闲凉亭相映成趣。每逢周末,这里便成了附近村民的休闲好去处。
“你们大概想不到,4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矿区的‘白茬山’呢!”邢台胜合华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明华语气中带着自豪。2021年,作为邢台市信都区“关小上大、整合重组”战略重点企业,胜合华建材有限公司承接了历史遗留矿山的生态修复重任。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德胜公园旁一座复绿的山体静静矗立。
“那是一处历史遗留的废弃采场,过去开采形成了高陡裸岩。针对坡度50°以上的陡峭裸岩区域,我们采用生态植生袋技术修复——山上挂的柔性生态管里装的是有机肥。”万明华介绍,这项技术生态修复见效快,侧柏、红叶李等树木一年能长1米,如今已蹿到5米高。缺点是养护成本高。浇树全用雨水,需先汇集到沉淀池,再导入蓄水池,最后泵送至山顶,滋养每一株新绿。
如今,这片曾经的废弃采场已变身德胜矿山公园,集“高山瀑布”“休闲凉亭”等景点于一身,成为游客、村民打卡地。
在皇寺村村民王如贞的记忆中,自20世纪80年代起,矿区遍布小、散矿权,无序开采导致山体裸露、地貌破坏,“一眼望去全是‘小窑’,尘土飞扬,雨天一路泥泞。”
邢台胜合华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明华(左)介绍采用横向U型槽进行易水土流失砂石边坡治理。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近年来,邢台市大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邢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信都分局副局长赵伟杰表示,信都区以山地矿山为主,生态修复聚焦“山体复绿、水源涵养”,构建山地生态屏障,培育生态旅游、特色林业等产业。
2022年,针对30-50°易水土流失的砂石边坡,邢台胜合华建材有限公司创新采用横向U型槽治理:槽底铺防水布,填入土、稻壳和有机肥,栽植侧柏并配套滴灌。此法树木成活率高、易于管护。
在一处刚完成开采的边坡前,万明华掀开防护网,露出点点新绿。“这些都是刚播的草籽,有高羊茅、格桑花、苜蓿草等。”他介绍,边坡采用客土喷播技术:筛细的土装到喷播车里,一层一层往边坡上喷,每层厚约1厘米,累计喷10层、10厘米后再喷播草籽。
这处边坡的海拔是310米。记者看到,从山顶往下,每下降10米,修建一个治理平台。“台阶高10米,安全平台宽5米,清扫平台宽8米,每3个台阶设1个清扫平台,最终边坡角控制在43-45°。”万明华说,矿山为露天开采,坚持“自上而下、水平分层开采”,实现开采与生态治理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形成“开采-治理-修复”一体化布局。
针对生产矿山露天采区采用客土喷播、立体植被种植等技术进行生态修复治理。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过去的小矿开采,没有水平台阶,形成许多高陡边坡,浪费资源又破坏环境。而我们这样的水平分层式开采,既恢复矿区生态环境,又保障边坡稳定,最大限度提升资源利用率。”万明华补充,他们在平台岩石钻1米深的孔,把石头掏出来,填入山皮土后栽种带土坨的成年侧柏,确保树木有1.5米厚土层支撑生长。
近年来,企业严格落实“边开采、边修复”制度,将生态修复费用足额纳入生产成本,组建专业管护团队,构建“矿山生态立体修复”模式,针对露天采区不同边坡类型实施差异化生态治理。截至目前,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治理面积225亩,矿区种植侧柏4万余株、刺槐2万株、法桐5000余株,快速构建起稳定的“乔-灌-草-藤”生态系统,植被成活率高达85%以上,彻底告别昔日裸岩遍野的荒芜。
生态好转,野生动物纷纷回归。2023年春,矿区南坡首次发现七彩山鸡;2024年其种群已超15只。同年迁徙季,三批共12只黑鹳在荷花池停留觅食。锦鲤池与荷花池,已成为黑鹳迁徙的“服务区”。
生态环境好了,农民亦得实惠。皇寺村村民王如贞说,皇寺笨鸡单价从80元涨至120元,年销量从5000只增至2万只,带动50多户养殖户增收。此外,周边村民还可在矿上打打零工,比如参与植树、浇灌、养护、旅游服务等。
“过去运石大货车压坏道路,大型收割机进不了地,都得靠人工收庄稼。如今运矿路拓宽铺沥青、直通村口,大型收割机畅行无阻,方便了村民。”王如贞感慨道。
10月24日,在2025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发布全国第二批矿区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邢台胜合华建材有限公司入选生产矿山类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邢台胜合华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明华介绍采用客土喷播法播撒草籽进行边坡治理。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吴新光 摄
【记者手记】
生产矿山的生态修复,是打通矿业绿色转型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的关键路径。面对露天采区高边坡裸岩、软基边坡、安全平台等复杂地质条件,邢台胜合华建材有限公司不搞“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实现全区域精准治理。更可贵的是,企业明确将每年利润的40%投入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与人才培训,为“边开采边治理”筑牢资金根基。
该公司还将生态治理嵌入矿山生产流程,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参照3A级公园标准,将历史遗留采场纳入整体规划,建设德胜矿山公园,探索“生态修复+文旅融合”新模式,打造冀南地区石灰岩露天矿山治理的标杆,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生产矿山修复治理新路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