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下午,龙岗区坪地街道坪地中学,35名学生依次接过工作人员递来的《坪地C游研学手册》,指尖快速划过册页上的低碳地标示意图,好奇地讨论起来。随后,他们结伴登上C游主题公交,随着公交车缓缓启动前行,这场串联“低碳科技”与“航天探索”的研学活动启程。作为坪地街道“文商旅”融合的核心文旅IP,“坪仔C游记”此次创新整合辖区特色资源开展“校外半日课堂”研学活动,将绿色低碳理念与前沿航天科技相联结,为青少年打造一堂沉浸式、跨领域的科普实践课。
去年深圳地铁3号线四期开通同期,坪地街道依托丰富的低碳文旅资源推出“坪仔C游记”IP,以“主题公交+路线打卡+专业解读”这一模式,让深圳国际低碳城、未来大厦等地标成为市民身边的“科普第二课堂”。此次研学在延续低碳内核基础上,带领大家打卡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实现“低碳”与“航天”两大主题的深度融合,为研学场景持续注入活力。
走进低碳场馆 科技细节藏着“绿色密码”
首站抵达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这是国内首个零能耗场馆示范建筑,以“科技赋能生态”的细节打动在场学生。“大家眼前这组设备,是场馆120项可推广低碳技术的代表。声控联动系统不仅能调节音频,还能根据环境声音强度动态调整灯光亮度,实现‘按需供能’。”讲解员指着展厅内的核心装置讲解的时候,学生们兴高采烈纷纷提笔记下,有的甚至认真地把技术原理也一同记下。
在磁悬浮空调展区,银色的主机旁立着数据展板。“比普通空调节能35%,年减少碳排放超百吨”的字样格外醒目。“这些节省的电能,能供多少户家庭一个月使用?” 初三学生小杨举手提问,讲解员结合居民用电均值换算:“相当于200户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具象的类比让抽象的节能数据变得可感可知,学生们纷纷在手册上补充计算结果。
微藻氧吧展区的透明玻璃缸前,流动的绿色藻液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些微藻能24小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相当于一个‘天然空气净化器’。”侧耳倾听讲解,不少孩子开始凑近观察藻液的流动轨迹。“原来这么小的生物,能发挥这么大的环保作用!”一名学生赞叹不已。
打卡科技建筑 “黑科技”令人称奇
随后,大家来到相邻的未来大厦。这座高99.99米、外观一如积木堆叠的建筑,外层包裹的深蓝色太阳能光伏板在阳光下连成一片。“整栋楼是全国首个规模化应用的全直流建筑,60项绿色技术融入每一处空间。低碳‘黑科技’让大厦全年平均能耗比普通建筑少46.6%,年减排二氧化碳1675吨。”学生们专注地听着讲解员的介绍,还不时结合现场体验深入提问。
行程经过深圳国际低碳城气膜馆。“大家看那座‘白色巨馆’,直径143米、高38米,是世界最大单体气膜结构会展场馆。”讲解员指着窗外介绍,“它从启动建设到落成投用仅用2个月,全程零污染,建材还能拆卸、移动、循环使用,完美诠释了‘快速建造’与‘低碳环保’的结合。” 学生们纷纷抬头,透过车窗观察这座造型独特的建筑,手册上又新增了多个触动人心的关键词。
触摸“航天梦” 感悟低碳与航天意义
最让学生们兴奋的,还是深圳市绿航星际太空科技研究院。作为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全国唯一的地方合作机构,这里的“火星生存基地”“航天员训练设备模型”非常精美,让大家近距离触摸“航天梦”。
在高速离心机、失重水槽模型前,讲解员介绍:“这些设备用于模拟太空极端环境,帮助航天员适应失重、超重等状态,而设备运行中的能源循环技术,与我们倡导的低碳理念异曲同工。” 学生们围着模型仔细观察,有的还模仿航天员训练姿势,感受科技背后的严谨与创新。
在“火星生存基地”展区,密闭的生态循环舱更是引发热烈讨论。“舱内的植物种植系统能实现氧气自给,水资源也能循环利用,这和我们在低碳场馆看到的微藻氧吧、水循环技术,本质上都是‘资源高效利用’的实践。”听完讲解,大家纷纷感慨:“原来低碳不仅是环保,还能为航天探索提供支持!”
研学赋能成长 IP迭代点亮城区活力
傍晚时分,当学生们登上C游公交进入归途时,大家的手册上早已写满数据、画满示意图,交流的话题从“光伏板发电效率”延伸到“火星基地的能源方案”,从“气膜馆的建造技术”拓展到“太空生态的循环原理”。这场沉浸式的研学活动,不仅让知识变得可触可感,更让“低碳”与“航天”两个看似遥远的领域在青少年心中建立起紧密联结。
作为坪地街道推动“文商旅”融合、践行龙岗“有意思”城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坪仔C游记”IP 始终以“在地资源+青少年需求”为核心迭代升级。从单一低碳主题到“低碳+航天”跨界融合,从泛龄化体验到精准化青少年科普,每一次创新都让“科普课堂”更贴近时代、贴近学生。
据了解,坪地街道将继续深挖辖区产业、科技、生态资源,推动“坪仔 C 游记”拓展更多“科技+”“生态+”等研学场景,让更多青少年在行走中探索知识、开阔视野。这不仅是对 “趣坪地,低碳游,有意思” 理念的深化,更以青少年科普实践为纽带,为坪地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让 “绿色、创新、活力” 成为坪地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深圳晚报记者 苏靖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