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风光、三峡风情、三峡风俗,去过三峡的人,无不被三峡的迤逦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所吸引。三峡不仅有大自然赐予的美景,更承载了厚重人文历史。山峦叠翠江水如练,三峡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三峡曾经是古巴国人的重要活动区域,据历史记载,宜昌地区是巴人的重要发源地。三峡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我在上篇“壮哉,三峡”文章中,主要描写了瞿塘峡、巫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本文主要介绍西陵峡。
西陵峡是三峡最长的一段,全长76公里,起点为秭归县香溪口,终点为宜昌南津关。西陵峡自古以险滩急流著称,从江南、武汉等长江下游地区逆流而上的船舶,来到宜昌进入西陵峡,木帆船不能依靠风帆行驶,要用纤夫在岸上拉,船才能通过这段水流湍急的峡谷。西陵峡逆水船难行的状况,在葛洲坝水利工程建成以后,西陵峡成为库区,险滩急流、纤夫拉船的情况成为历史。
很多人对三峡大坝印象比较深刻,其实,没有葛洲坝水利工程,就没有三峡水利工程的成功。葛洲坝水利枢纽在宜昌市的长江上游,离市区6公里,1971年5月动工兴建,1988年12月竣工投入使用。葛洲坝是长江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装机容量271.5千瓦,年发电量157亿千瓦/时(三峡水利枢纽装机容量2250千瓦,年发电量950亿千瓦/时)。葛洲坝水利发电站的建设方案,早在1958年就已经提出,因技术、资金的原因,到1971年才正式动工。任何技术都有实践和验证的阶段,葛洲坝的大江截流、大坝建设、水力发电站、大型船闸,以及移民安置等,为1994年开工建设的三峡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这样说,葛洲坝工程是三峡工程的实践和验证项目。
古巴国、巴人、巴族,在秦、汉时期曾经是雄霸一方的族群,他们的生活区域在川渝、长江上游和三峡地区。人类历史发展是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因为战争、族群竞争的原因,古巴国、巴人、巴族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为了避免被被杀戮,残余巴人逃入深山老林,改换族称为土家族,还有一部分融入汉族。但是,在巴人发源地的宜昌地区,巴人的生活习俗,以土家族的形式保留了下来。
西陵峡有多条河流注入,其中一条叫龙津溪。龙津溪是一条深幽的峡谷,曾经是巴人的生活场所。旅游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由于峡谷景色清幽,且有三峡工程搬迁遗留的土家族村寨,宜昌市以龙津溪为基础打造了三峡人家。
我在2011年第一次到三峡人家,那时只开发了龙进溪(后改为龙津溪),被峡谷的优美景色所震撼。2019年第二次来到三峡人家,整个景区扩大了规模,除了原来的龙津溪之外,把三峡第一湾明月湾、灯影峡也包含进来,把灯影峡搬迁走的土家族村寨改建为巴王寨。西陵峡的山水、龙津溪的帆影,龙津溪与长江交相融汇的唯美画面铭刻于心,2025年5月下旬,我再次来到三峡人家。
在龙津溪与长江交汇处,砌筑了一条拦河坝,使龙津溪出口形成一段平静的河面。一叶扁舟在一平如镜的水面游弋,船头站着一个身穿民族服装的土家族幺妹,手擎黄色小伞,唱着悠扬的土家族山歌。不远处一位土家族阿哥用竹子做的竖笛,以深沉的旋律回应着幺妹。青翠的峡谷,墨绿色的溪水,红色服装的幺妹,黄色服装的阿哥,张开风帆的乌篷船,一幅令人心旌摇曳的画面映入眼帘。
沿着峡谷走进去,土家族人的渔猎工具,土家族村姑溪边浣衣,一排排土家族村寨吊脚楼,土家族婚嫁仪式等,再现了巴人后裔土家族人的生活场景。沿着山路转过一个山坳,前面小溪有几个相连的水潭,清澈的溪水可以看见水里的鱼虾。从溪边的草丛中二只白鹅凫水而出,几声鹅叫,唐朝大诗人骆宾王“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诗词在心中吟咏。
沿着山路溯溪而上,茂密的森林、竹林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看不到天空。倏然听见前面哗啦啦的水声,急走几步转过弯,一个10多米宽的瀑布从山崖倾泻而下。瀑布不算大约8米宽,飞珠溅玉般的水帘落入水潭水花四溅。一座古老的石桥横跨两岸,那是土家族人村寨之间的交通要道。行摄在在溪流潺潺、森林密布的峡谷,享受着龙津溪的自然美景,一行人久久不愿离去。
出了龙津溪往右走,沿着长江岸边的栈道爬过几个坡来到巴王寨。这个寨子其实是一个带防御功能的要塞。砌筑在悬崖峭壁中的城墙、炮楼、哨卡、城门、巴王宫,古老的石阶、层层叠叠的吊脚楼,迤逦的自然风光与巴人生活场景柔和在一起。巴人为了躲避乱世占山为王,用石木垒砌建造了这个城堡式的寨子。背依峭壁面对长江,扼守险要地势的寨子,是巴人繁衍的重要历史遗迹。
离开巴王寨在陡峭的山路攀沿而上,气喘吁吁走了约40分钟,眼前豁然开朗。长江在峡谷中划了一个巨大的圆弧,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西陵峡月亮湾,也称为三峡第一湾。滚滚东去的长江在这里以110度的大转弯,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月牙形。陡峭的山崖有一个邀月亭,是欣赏明月湾的最佳地点,这里是灯影峡的入口。
灯影峡地势陡峭,垂直高度超过800米,峡谷十分狭窄,要付出一定体力才能到达。峡谷尽头有4块独立的巨石,外形似唐僧师徒四人。其中沙僧石重达百吨,且支撑点极小,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石。四块兀立山巅的奇石,每当夕阳西照,晚霞映衬山峰,远远望去4块巨石酷似皮影戏幕上的人物,造型惟妙惟肖,灯影石由此得名。诸君请看,西陵峡江面船舶往来穿梭,灯影石悟空兄弟惟妙惟肖,巴王寨古风犹存,龙津溪上幺妹山歌余音袅袅。
25-8-1
龙津溪上有帆影
观看明月湾的邀月亭
灯影峡中灯影石
三峡人家纤夫拉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