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喀什古城出来,商定明天去泽普县,看胡杨林,就是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一片一片的金黄,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
“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
说的就是胡杨。
上网查中国有几大胡杨林,有四大说,六大说,八大说,还有十大说,不过,最常被提及的主要是这几处:额济纳旗胡杨林(内蒙古)、轮台胡杨林(新疆)、金塔胡杨林(甘肃)和泽普金胡杨林(新疆)。
我们要去的,就是泽普金湖杨景区。
注意,这里的湖,带三点水。
十月二十日一早,陈桑主动做了车夫,驾着租来的越野,载着院长、老梁和我,向泽普开进。
再请注意,所谓“一早”,已经十点多了,这里比北京的日出晚两个多小时,记得不?呵呵。
泽普县,属喀什地区,是泽勒普善的简称,维语,意思是
“漂着金子的河”,汉语可理解为“广泽惠普”。据说,在周朝时,泽普已经存在,属于西域莎车国。泽普南通和田,北接喀什,东连莎车,泽普有点儿耳生,但周边这几个地儿,哪一个不是如雷贯耳?
315国道,路况不错,我们飞驰在陌生而新奇的土地上,一边聊着灰蒙蒙乌突突的天气,一边唠着唠了几十年的老嗑儿。
两个多钟头之后,感觉眼前一亮,就到了这里。
怪不得称为“漂着金子的河”,那河是蓝绿的,那远处的金黄,就是胡杨林。
对了,有个事儿必须强调一下,喀什地区所有的景点,不仅现役军人免费,退役军人也免费,入疆旅游的退役战友们,带上优待证,能节省不少银子。而且,所有的景区工作人员态度都很好,看到优待证或者转业证,立即放行,没有任何迟疑。不像有的地方,他们会拿过证件,对着你的脸看来看去,那表情就像丢了五十块人民币。
有水的地方,必然有绿洲;有绿洲的地方,必然生机勃勃;有胡杨的地方,必然有“漂着金子的河”。
这截树桩,显然是“死而千年不倒”的最佳注脚。
走入胡杨林后,你可能会有另一种感觉,即,身边的景色,总是不如远处;单独的一株,总是不如一片。
胡杨树叶,就是这个样子,跟银杏叶有点像。
基本规律是,入秋之后,由绿变浅黄、金黄或橘红,最后形成一片“金色海洋”,据说,霜冻后可能转为金红。
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片胡杨叶,一条胡杨枝,一棵胡杨树,一座胡杨林,各是什么样的视觉感受。
我以为,胡杨林的美,是一种力量的美,是一种距离的美,也是一种集体的美,一片叶,一条枝,一棵树,也美,但是,远不及那金黄的一座林啊!
所谓的胡杨精神,可能有这样那样的解释,但我理解,集体之美,应该占据一个重要的部分。
上网查了一下,普泽县有维吾尔、塔吉克、回、汉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9%,各民族之所以能够和谐共存、共同发展,大概也是“集体之美”的一种体现吧!
出来时,看到这个场面。
歌舞的基因,似乎是融在少数民族的血液之中的,你看,动作不用大,每一个举手投足,都感觉就应该是那个样子的,就应该在那个位置的,随兴而起,随兴而收,那么近,那么美,仿佛两株移动的胡杨。
陈桑,开车,赶下个场子了!
注:有几段视频无法插入文章,抱歉抱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