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前,我对金山的印象还停留在“石化基地”和“远离市区”的层面上。没想到这一趟旅行让我彻底改观——原来上海还藏着这样一个宝藏后花园。

01 印象一:绿水青山,颠覆我对郊区的想象
一到金山,我就被这里的生态环境惊艳到了。谁说上海只有钢筋水泥?金山有着让人惊叹的田园风光。
廊下郊野公园是上海首个开放的郊野公园,区域面积达1.93平方公里,由耕地、林地、绿地、水系、湿地和自然村落构成,形成了一个开放的生态郊野空间。
最令我惊喜的是漕泾镇的水库村。这个被誉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地方,水网密布,河宽漾大,全村有70多个独岛、半岛,呈现出“河中有岛,岛中有湖”的独特景象。站在那里,我几乎忘记了自己还在上海。
花开海上生态园更是美不胜收。这个被称为上海最大农业花海主题生态园的地方,根据四季不同农业花卉景观,打造出花海、梅花、樱花园、秋景园四大园区,真正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

02 印象二:舌尖上的金山,美食多到“带上10个胃都不够”
作为吃货,我不得不单独夸夸金山的美食。回来了,我还在想念那里的味道。
金山嘴渔村的老街黄鱼面让我鲜掉了眉毛。新鲜的黄鱼从码头直运到店里,鱼肉嫩白细腻,鱼汤煮至奶白色,鲜而不腥。每家餐馆的黄鱼面都有不同的特色,有的煎一整条鱼,有的切块,吃起来口感各异。
金山的羊肉也是一绝!张桥羊肉是金山的非遗美食,选用本地养殖的镦羊,味道清爽,没有羊骚味。喝一碗滚烫的羊肉汤,吃上一口鲜嫩的白切羊肉,再配上本地出产的黄酒,简直是冬日的一大享受。
更不能错过的是金山的传统小吃。沈阿姨家的海棠糕在金山嘴渔村可算是“大名远扬”,不少人慕名而来,排队一两个小时就为这一口外酥里嫩、香甜软糯的海棠糕。还有枫泾烧麦、张堰臭豆腐、吕巷白龙糕……美食多到“带上10个胃都不够”。

03 印象三:历史文化,藏在每个角落的惊喜
金山不仅有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一点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枫泾古镇拥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上海首个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有桥梁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象征着金山古老的文化底蕴。走在石板路间,流水潺潺,典型的江南水乡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金山嘴渔村是上海沿海成陆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渔业村落,也是上海最后一个“活着”的渔村。这里不仅鱼鲜资源丰富,还拥有源远流长的海渔文化,建有渔民老宅、渔具馆、海渔文化馆等。
中国农民画村是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欣赏到美妙的画作,还可以观摩农民画画家现场作画。这种植根于乡土、绽放于民间的艺术,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04 印象四:休闲体验,让人找回生活的本真
在金山的几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休闲与放松。这里的旅游项目丰富多样,让人找回生活的本真。
在廊下郊野公园,我可以白天露营、烧烤,晚上看星星,在吕巷水果公园,我可以采摘水果,体验“户外野炊”、“乡村骑游”等活动;在城市沙滩,我可以体验沙滩排球、快艇、马术等项目。
最令我惊喜的是,金山甚至还有全亚洲最大、最豪华的宠物主题公园之一——宠四季宠物主题公园。看来金山确实考虑到了所有家庭成员的需求,连毛孩子都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05 印象五:交通便利,适合说走就走的微度假
作为上海人,我最欣赏的是金山的交通便利性。从市区自驾前往,基本一小时左右就能到达各大景点,非常适合周末的“微度假”。
这种短距离、高频次的家庭式“微旅游”正逐渐兴起。不需要复杂的行程规划,不需要请长假,随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而且,金山正在加快建设串联“千年古镇、千年古刹、千亩农庄、千亩花海”的文旅连廊,将北部各镇旅游资源串珠成链,“组团式”发力。未来的金山将会更加精彩。

现在回想起来,金山最打动我的不是某个具体景点,而是一种完整的生活体验——早上在渔村吃碗黄鱼面,上午在田园赏花摘果,下午在古镇喝茶听雨,晚上在海边吹风看夕阳。
金山让我看到了上海不一样的面貌,它不是冰冷的现代化大都市,而是有着田园诗意和生活温度的地方。
如果你也想体验一个不一样的上海,不妨趁早去金山看看,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