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公里航道、3座船闸、23个泊位和旅游码头,这条沉寂数十年的河道正悄然苏醒,即将成为中原通江达海的新走廊。
贾鲁河,这条流淌在河南土地上的千年古河,曾因漕运兴盛而繁华,也因岁月变迁而沉寂。如今,它正迎来令人瞩目的新生。最新公示显示,这项备受关注的复航工程已完成勘察设计招标,多家国内顶尖设计院已齐聚贾鲁河,共同投身于这项河南内河航运的重要工程。
更引人关注的是,复航工程不仅包括货运港口,还专门规划了旅游码头,这意味着未来游客可以乘船游览贾鲁河风光,领略沿岸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
01 招标落定,工程建设按下“加速键”
贾鲁河复航工程已从蓝图走向实施阶段。2025年9月16日,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发布了贾鲁河复航工程前期工作及勘察设计、勘察设计咨询招标公告。#上头条 聊热点#
不到两个月,中标结果均已确定,国内顶尖设计团队浮出水面。
标段一由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标;标段二由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标段三由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牵头。这些单位都是水运工程设计领域的“国家队”,实力雄厚。
根据招标要求,勘察设计周期极为紧凑:合同签订后60天内提交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批复后60天内提交施工图设计文件。各项工作环环相扣,推进速度极快。
02 工程蓝图:108公里航道打通“河海联运”
从官方公布的规划来看,贾鲁河复航工程规模令人惊叹。#上头条 聊热点#
整个项目起于贾鲁河北康沟河河口北490米处,途经开封尉氏县、许昌鄢陵县、周口扶沟县、周口西华县,最终在周口市川汇区汇入沙颍河,全长约108公里。
航道标准之高令人瞩目——按照限制性III级航道标准建设,设计航道尺度为3.5×45×360米(航道水深×航道底宽×弯曲半径),可满足1000吨级船舶通航需求。
船闸作为航道的关键节点,工程将建设高集、闫岗、周口贾鲁河3座梯级船闸,均设置双线船闸。这种设计将大幅提升船舶通过效率,为未来的繁忙水路运输做准备。
更为重要的是,贾鲁河复航工程不只是简单的恢复通航,更是对碍航设施的彻底改造。工程将改建45座碍航桥梁,其中拆除重建33座,确保桥梁通航净宽不小于70米,净高不小于10米。
03 客货并举:尉氏港区与旅游码头齐飞
贾鲁河复航工程的突破性亮点,是创新性地融入了客运功能,突破了传统内河航道仅注重货运的局限。#上头条 聊热点#
根据规划,将新建郑州港尉氏港区和尉氏旅游码头,建设23个1000吨级泊位和2个客运泊位。这种“客货并举”的设计思路,大大拓展了贾鲁河的未来想象空间。
从货运角度看,尉氏港区建成后,设计代表船型为1000吨级干散货船和60TEU集装箱船。这意味着未来贾鲁河上可见到集装箱船队,直接连接沙颍河、淮河,直至通江达海。
从客运角度看,旅游码头的建设,将带动旅游业发展,成为河南“水上旅游”的新名片。未来,游客可乘船欣赏贾鲁河两岸风光,体验不同于公路旅游的水上视角。
04 跨越千年:从漕运古道到现代水运
贾鲁河历史上曾是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北宋时期承担汴河漕运重任,明清时为重要水运干线,后因多种原因断航。#上头条 聊热点#
此次复航工程,不仅是河南补齐水运短板的关键举措,更是中原省份实施“向海图强”战略的缩影。
内河航运具有运能大、成本低、能耗小、污染少的比较优势。贾鲁河复航后,将打通中原地区又一条通江达海的水上通道,通过沙颍河、淮河,直达长三角地区。这将极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河南产业的竞争力。
此外,工程还将充分发挥航运灌溉、防汛抗旱、生态改善等综合效益。以防御“7·20”典型洪水为目标,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将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系统推进河道整治修复,加快补齐防洪工程短板。
05 未来展望:四年后中原水运格局将变
据相关计划透露,贾鲁河复航工程施工总工期约为48个月。如果一切顺利,四年后,中原大地将新增一条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河南已计划打造 “八横六纵、四域贯通”的现代水网,贾鲁河复航仅是其中的一步。随着内河航运的振兴,中原大地与世界的距离将因水而近,内陆河南也将向海而兴。
工程还计划配套建设航标、锚地、服务区、航道管理基地和智慧航道系统,展现出未来现代化内河航运的雏形。
如果说贾鲁河复航工程一期在“十五五”期间将会建成,那么二期工程有望在“十六五”期间呈现。水运通,产业兴,水运作为中原地区的短板,随着贾鲁河复航工程将得以改善,有望形成新的运输联动优势。
视线投向未来,贾鲁河复航工程只是河南重塑水运格局的开始。随着“八横六纵、四域贯通”的河南现代水网蓝图逐步实现,更多内陆城市将借水而行,打通与沿海地区的连接。
货轮与游船并行的景象,不仅是一条河流的复兴,更是一个地区走向开放共赢的生动写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