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云南,一首写在大地上的诗。
当旅行被重新定义,云南不再是“景点打卡地”,而是让390万人“住进生活”的旅居天堂。人们踏遍三迤大地,在雪山脚下种下理想;推开傣家竹楼,澜沧江晚风吹来创作灵感;荡开一壶普洱,像是喝下整片原始森林的故事……
在这里,旅居者不仅找到了诗和远方,更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归属。这里的每一片云都裹着山歌的悠扬,每一缕风都藏着茶咖的醇香,这里的一切都在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云南网将从历史纵深、民族文化、地理奇观、生态密码、气候诗学等多个维度,解码旅居云南现象的深层逻辑,探寻其跨越时空的共鸣点,聊聊旅居云南的独特魅力、发展故事、未来前景。
在昆明滇池绿道奔跑感受诗意生活、在怒江秘境泛舟划桨看江水激荡、在迪庆虎跳峡徒步听风声呼啸、在昭通大山包滑翔感受天地辽阔,在大理环洱海生态廊道骑行解锁绝美浪漫……金秋时节,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如约而至,连续三年落地云南,绘就更加出彩的户外运动新图景。
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开幕式。徐永进 摄
户外运动的内涵从早期的专业探险,正扩展为一种融合健康生活、生态感知与社交体验的现代生活方式。户外运动可以是现代人对自然缺失的集体补偿,也是健康意识的觉醒、对抗亚健康的良方,还可以是社交媒体中重塑个性化的生活符号。而在云南,凭借立体气候与多元地貌,正成为诠释这一趋势的地理注脚——户外运动的外延,已从专业登山、徒步延伸至越野跑、山地骑行乃至自然研学,成为区域经济与人文对话的生动界面。
2025中国万水千帆赛大理站。陈思蒙 摄
三度春华秋实,三度四季更迭,从2023年的初遇到如今的深耕,这场三年之约让云南的山水风光与运动活力深度交融,为“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增添了鲜活的户外内涵。它留下的不是几天的喧嚣,而是一场关于户外运动的静默生长。从“吃住行”到“游购娱”,再到“运健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旅游中加入体育元素,在户外运动时深入领略各地特色风情。体育旅居,如同云南山野中恣意绽放的格桑花,朵朵相连、连点成面,正将云南的绿水青山转化为充满活力的金山银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无户外,不云南,来云南,必户外”成为旅居云南的金字招牌。
禀赋天成 政策赋能
户外云南历久弥新
云南户外运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部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政策与市场协同推动的历史。从早期的少数民族射弩、陀螺、赛马等,到改革开放后人们对健康和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户外运动开始在云南的普通民众中兴起,户外运动俱乐部和民间组织也开始涌现,如1986年成立了云南登山探险协会等。21世纪初至今,国家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云南积极响应,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户外运动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2025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发布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建设成效。徐永进 摄
2024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上,云南发布了全国首个以省政府名义支持区域户外运动发展的政策文件《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打造云南“大香格里拉”户外运动发展集聚区、体验区的意见》。自“两区”建设一年来,区域内户外运动产业实现精品赛事、线路、场景多重突破,均占全省近三分之一,户外运动人数占旅游人数比例增速超20%,体育经营主体数量实现倍增,大理、丽江入选首批国家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迪庆、怒江形成了以户外运动产业为引领的发展格局,成功打造一批省级户外运动目的地。云南把户外运动深度融入“世外桃源”般的山水,使得文学意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命体验,让人们在运动的活力中追寻并印证那种“心中的日月”所代表的美好生活。
文境寻秘 运动成诗
旅居云南八方来客
20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了一个藏在雪山与峡谷之间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此书出版后立刻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世界,从此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寻找理想王国香格里拉的热潮。书中描绘的“金字塔般的雪山、壮观的峡谷、被森林环绕着的翡翠似的高原湖泊”,在云南绝非虚构,梅里雪山、玉龙雪山、高黎贡山巍然屹立,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奔腾咆哮,滇池、洱海、抚仙湖如明珠镶嵌。昔日小说里令人神往的秘境,正逐渐成为登山者、漂流者、骑行爱好者们可以真实触摸、深度体验的运动场域。体育旅居正在以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出现在运动爱好者面前。云南的体育旅居模式,与小说中强调的“适度”哲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健康可持续理念不谋而合。
在青山绿水间骑行。云南省体育局 供图
“来云南住一段时间!”正在成为不少体育运动员、体育爱好者和游客的热门选择。重庆人朱娟,今年六月底奔赴丽江,开启为期两个月的高原集训。对她而言,这既是一次对跑步极限的探索,也是一场对生活的突围。训练虽枯燥,朱娟却善于发现趣味:晨跑途中的野马、菜农的绿麻瓜、队友自带的油辣子、6元一斤的山竹……她在朋友圈分享训练日记和书籍感悟。“虽然每天的训练内容都一样,但是只要你放慢节奏,总能发现不一样的惊喜或乐趣。”在她看来,在丽江体育旅居和单纯在丽江旅游,是不一样的体验。类似朱娟这样的个人和团体越来越多。在昆明市西山区猫猫箐村的森林里,蒙蒙细雨中,从山东来到云南的越野跑者迟令杰正带着几位越野跑爱好者进行爬坡训练。自2024年年底,迟令杰在西山猫猫箐租下民居开办云南寻野户外越野跑训练营以来,他的训练营已经接待了数十位越野跑爱好者,这些越野跑爱好者们以体育旅居的方式,在昆明西山纵情奔跑,畅享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资源为基 户外为翼
山水云南创新致远
云南户外运动热潮持续升温,成为众多运动爱好者的向往之地。不仅在于云南拥有传统户外运动的坚实基础,更在新兴户外运动领域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从激烈的皮划艇项目到优雅的帆船运动,从具有挑战性的高空跳伞到刺激疯狂的翼装飞行,新兴户外运动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参与者,逐渐成为云南户外运动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力,为人们开启了一扇扇探索自然与挑战自我的新窗口,也为云南的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2025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山水联赛抚仙湖站
在澄江市抚仙湖,帆船产业的崛起始终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相连。2004年,抚仙湖全面禁止机动船入湖,多数人视之为瓶颈,而云湖水上运动有限公司抚仙湖帆船基地创始人邓新强却敏锐发现机遇——以风为动力的帆船零排放,且抚仙湖常年稳定的西南风与Ⅰ类水质,是天然的航行赛场。“当时全国内陆湖泊搞帆船的很少,高原湖泊更是空白,这正是我们的机会。”2013年12月,邓新强在澄江市海口镇矣渡村创立抚仙湖帆船基地。12年间,基地从几条帆船发展到全湖100余条,从单一体验项目升级为集竞技、培训、休闲于一体的完整业态。
游客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体验滑翔伞。图源:人民日报
位于云南昭通的大山包景区的大山包滑翔伞运动基地具备独特的地理优势与气象条件,空域开阔,周边环绕着广袤的高山草甸、深的峡谷以及黑颈鹤栖息地。配备专业的起飞和降落场地,拥有经验丰富的教练团队,同时设有完善的安全保障设备,还为初学者准备了系统的培训课程。开展滑翔伞运动,让爱好者在空中借助稳定气流翱翔,欣赏脚下如画卷般徐徐展开的壮丽自然风光,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刺激又浪漫的滑翔伞飞行。未来,云南的滑翔伞运动有望继续拓展发展空间,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开发更多的飞行体验项目和旅游线路,如滑翔伞与温泉养生、民俗文化体验相结合的特色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与,进一步提升云南户外运动的品牌形象和吸引力,让更多人感受翱翔天际的自由与快乐。
2025七彩云南格兰芬多自行车节现场
乘着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大会举办的东风,云南立足全省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资源和人民群众对户外运动产品服务的多元需求,探索户外运动和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新”蓝海。打响“无户外、不云南,来云南、必户外”的口号,户外运动正在成为云南体育产业蓬勃向未来的“代名词”,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自然、健康、社交的多元化需求,更在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上合昆明马拉松、格兰芬多自行车节、汽车拉力赛等“一带一路·七彩云南”国际品牌赛事,以及九湖联赛、弥勒女子半程马拉松等特色IP赛事不断闪耀,云南因地制宜开展的各类体育赛事活动,不断丰富着运动场景,进一步扩宽了大众来云南“参加一场比赛,开启一段旅程”的选择。
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现场
从壮丽险峻的高山峡谷、粗犷原始的生态江河、巍峨惊奇的雪山冰川,到毓秀梦幻的原始森林、炫彩迷人的高山草甸;从徒步、骑行、马拉松,到滑雪、漂流、星空露营。一份份山水资源是底气,一个个户外运动项目是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户外运动资源和项目正火热构筑出宏伟的发展画卷。体育旅居正在以一种新兴的生活方式出现在运动爱好者面前。也让云南的绿水青山以一种健康的方式转化为绿色发展新路径,积极实现因赛事而起的“旅”成为因城而留的“居”。云南,正在以全新之姿,从“运动胜地”一步步向理想生活目的地迈进。
策划:浦美玲
统筹:李榆林 姬祥虎 许芸翡
撰文:徐永进
编辑:曹路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