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多日的阴雨终于停了,明媚阳光普照大地,只见青山、绿树、红花、黄叶,五彩斑斓,“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老伴被市老年学学会评为“银龄达人”到佛坪参加表彰大会,我也想去佛坪看看,于是欣然开始了自驾之旅。
往事如昨
汽车驶上高速公路,我的思绪又忆起了2002年6月9日,那天佛坪的大雨致使山洪暴发、河流猛涨,全县所有的公路、电力、通讯全部冲毁,凌晨2点多县公安局向市公安局报告时电话中断。当日下午在洋县金水镇,我受常务副市长侯有成同志指派担任市上赴佛坪先遣队队长,带了一部卫星电话,与8个部门的同志从洋县金水步行53公里赶往佛坪。当时因为市交通局郑光伟副局长和苏志奇同志要拍摄公路损毁情况,公路对于救灾作用巨大,我决定全体都沿公路走。路已冲毁,山谷中全是滔滔洪水,只好从没有路的沿河山坡上攀爬,四个小时过去只走了7公里,真是非常艰难,所有人的手臂甚至脸颈部都被尖刺划伤。我们心想:佛坪县城还在不在?几万群众是什么情况?也有同志说:我们这样去能起什么作用等,我们当即统一思想认识,到佛坪是艰巨的光荣任务,再难也必须完成,爬也要爬到佛坪……
2002年6月9日,被洪水夷为平地的沙坝村
终于到了佛坪,县城还在但已多处残破、伤痕累累,沿河的县检察院四层楼房等都已冲毁不见踪影。城南108国道大桥水泥护栏和部分桥面冲走不敢过人,据说当时洪水超过桥面两米多。我到桥头时,只见招待所大门口一片狼藉,遍布乱七八糟的粗大树干和大小石头,一时无法进出。大街小巷上全是淤泥,最高达2米以上。全县遭灾2万多人,毁房1万多间,近万人无处安身。4万多亩田地冲得七零八落无法耕种,大部分公路成了乱石窖,水、电、路、通讯全部毁断,冲毁170多座铁索桥,群众交通基本瘫痪。县上提供的数据赫然在目:6月8日下午到9日早8时,全县下雨498.2毫米,达到了正常全年降水量的一半,洪峰流量达1900立方米/秒,是历史最高流量(1980年)的2.45倍。直接经济损失是2001年全县财政收入的61倍。当时,县城约8000人,粮库只有大米9000斤,库存若干稻谷等但因断电无法加工。10日下午贾治邦省长等乘军用直升飞机到县上,四处搜集的一点汽油晚上发电只够县政府会议室照明30分钟。灾情惨重危急,百姓千难万苦,省市紧急救援,从金水镇往佛坪背运食品等給每人发300元,第二天基本没人愿背了,只有汇报上级出动解放军、武警等背运急需物品。
秦岭深处铁索桥。2002年佛坪洪灾冲毁170多个
当时缺粮少菜,自来水厂冲毁,在佛坪救灾的市上干部都住在招待所(现在的双维酒店)食宿,每人每天发半脸盆清水洗漱,每顿约二两米一小碗蒸米饭和很少一点菜,喝水自己解决,下乡全是步行,每天都走得腿腰酸痛、满身汗臭。看到更加困苦的群众,也没人叫苦叫累。
2002年6月21日,温家宝同志在三教殿村视察灾情
佛坪的人们不缺精神,英雄壮举令我感动:岳坝乡党委书记朱显发在洪灾中救护群众壮烈牺牲,安葬时500多民众痛哭送灵。县卫生局退休老党员张炳乾逐户叫人疏散,最后拉老伴、孙女撤离,他和孙女被冲走。石墩河乡薅林湾村医生胡崇立挨家喊人逃生,他上到一座三层楼顶,凶猛的洪水连楼席卷,被救群众沿河找了三天。大河坝乡村民張成顺、張平娃兄弟帮助20多户村民转移,从水中救出几人,自己房屋财物全被冲走。县公安局民警和武警官兵勇于担当,积极救护群众,受到广泛赞誉。陈家坝派出所24岁民警浦成把床单撕成布绳,连续救出47人,精疲力尽被水冲走,群众追出200多米将其救出。民警周俊、靳吉虎等冒死救出困在水中的群众十多人……
如今的大河坝街景
我曾看到:10日早上开始,县城几处都有人免费供应稀饭,县民政局募捐点前时常人们排成长队,10日三教殿村等处都挂出了“挺起不屈的脊梁,重建美好家园”等让人激情涌动的醒目标语。
我和佛坪缘份很深。“6.9”洪灾后,我夫妇捐款数年,资助了8名儿童从一年级上到初中毕业。
2003年3月28日下午2时许,县城北边塘湾村关山一把火烧了一大片山坡,竟然牺牲了10名救火的同志。当日我首先到达县上,又受命担任“3.28”火灾专案组组长,查清了火灾原因,依法惩处了肇事者。
旧貌新颜
我首先到达的是大河坝镇。2006年11月我和市局侯小平、宁中杰、李征同志凌晨1点到此,与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邹恩贵同志、县委常委、副县长韩明军同志及县公安局王群智局长等会合,妥善处理了当地群众和修高速公路的铁一局施工队的群体矛盾纠纷问题,保证了重点工程施工和当地的正常秩序。当时的大河坝街上大都平房,土街狭窄且不平。现在,镇上是硬化的宽敞街道,看到的全是楼房。从此往佛坪猫儿梁的公路很好,路边绿树红花,青山红叶,往关中供水的三河口大坝高达140多米,非常壮观。水库移民安置区如同小镇。为修建该水库佛坪移民约4000人,牺牲自己利益顾全调水大局的精神令我敬佩。
三河口大坝
汽车到了西岔河镇三教殿村。当年“6.9”洪灾给该村造成极大创伤,公路、河堤、桥梁、良田、房屋惨遭冲毁,遍地满目疮痍,30多人被冲走,几十户房屋被毁,3家绝户,李发科老人12位亲人遇难。温家宝副总理到该村看望并召开座谈会,许多人在此流下热泪。
今日三教殿村
山还是秦岭,水还是椒溪河,但是,河堤变坚固了,公路宽直了,原来稀散住户的川道成了楼房鳞次栉比的集镇,三教殿村委会楼房崭新宽敞,我看村里的篮球场在全市各镇、村恐怕难找出第2个。还有一个住了一千多人的“和谐小区”。我查阅资料得知这个村,1955年总人口944人,今年1080人。 2001年年人均收入500元,2024年人均16000元,村里道路硬化达90%,安全饮水达100%。三年考上大学生21人。在村上我听年轻的村副支书马宁说:县镇村三级齐抓共管,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村宜居、农民增收。还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去年以来,打造网红铁索桥,新增汽车停车位150个、健身器材20套(含小区),修建休闲步道722米,安装沿河拦杆1700米、太阳能路灯105套,在公共区域绿化1824平方米,等等。三年来,全村风气良好,没有人办过升学宴、搬家宴等。村上成立了文化服务队,演出队伍有30余人。我对三教殿村的印象,今昔对比,天翻地覆!
当年龙草坪林业局
我到了龙草坪,原来声名显赫的伐木基地成了自然保护区,往日热闹喧嚣之地显得很是冷清。前年,长角坝镇年轻的王佳杨副镇长陪我看的海拔千米的民宿,已经成了夏天的避暑胜地;名贵的冷水鱼养殖方兴未艾,还出口到了外国。
作者与大南沟付梅红老人交谈
108公路往西是山清水秀的大南沟,“6.9”洪灾时,刚卸任的生产队长付梅红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大雨打门叫人,保障了12家人员安全。我与86岁付梅红交谈,他精神健旺,耳聪目明,说现在政策好,给农民发钱,他养蜂一年能挣3万元。
此路通向大南沟
我在洪灾冲走40余人的沙坝村停下了脚步。当年,洪灾冲毁了村小学,女教师罗发珍不顾自家被毁,第二天就在农户家堂房开办临时教室,教給孩子们第一课就是“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温家宝同志在这里领着小学生朗诵并流下热泪。去年以来,镇、村协同,分轮次对全村125户村民住房进行了排查,均为安全住房。争取县财政资金22.5万元,种植中药材淫羊藿占地8亩15个大棚,预计年收入6万余元。争取中省资金110万元,在田坝村租地养梅花鹿50头,预计年收入10万元。
2002年6月21日,温家宝同志在佛坪县长角坝乡沙坝村看望“6.9”洪灾受灾孤儿
路过两河口村,我与年轻的村文书汪紫玲(女,24岁)交谈,她说全村124户353人,2024年人均收入16000元。全村五保户5人,到敬老院2人,随亲人生活3人,每月有五保金,温饱没有问题。村上集体办起蔬菜大棚11个,村民有外出打工的,也有养蜂种药的,还有一个我没想到,就是村上有流动承办宴席的餐饮团队两个,其厨艺和质量在县内外享有较好声誉。
我在长角坝镇看到其面貌改变令人可喜:2024年全镇脱贫人口人均收入22297元,比上年增长10.84%,教场坝村果蔬大棚达44个,田坝村养殖林麝达100余头(2020年我去时20头),沙窝红色文化研学培训去年达5450人次,与石家庄、西安等地企业协商,招引落地企业4家到位资金4576万元,去年接待游客67万人次创收8447万元。另外,农技培训160余人,全镇已没有“零就业”家庭。
见闻暇想
佛坪的变化是明显的、巨大的,关注了20多年的我心中既高兴又感很不容易!好的变化,原因有党和国家政策好,有中省大力扶持,有历届干部的艰辛付出,还有广大群众的努力奋斗,等等。佛坪的城市建设、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的民生项目,主要还是靠中省关心支持,但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增加广大农民的基本收入,还是各级组织要继续重视的民生大问题。我在农村看到了两个情况,似乎应当改进。一是各级的会议多、检查多,各类统计报表多。上边千条线,村上一根针。各级各部门都往下安排要求,应付上级检查、数不清的材料报表已成村委会常态,再小的村一个文书还忙不过来。常此下去,村委会也有机关化的倾向。当然,这个现象其他县也有,不能归结于一个佛坪县。
左:佛坪县城一角 右:佛坪老街
还有一个,就是中药材尤其是山茱萸的持续发展。佛坪是人口小县,却生长有千余种中药材,是全国山茱萸种植大县,据说全县共种植10万亩,产量占全国1/6以上,40多年前国家几部委联合发文,确定佛坪为全国山茱萸栽培基地县,2001年国家林业局授予佛坪“中国山茱萸之乡”。佛坪山茱萸享誉国内外,前几年曾出口韩国干果10吨。此项工作还很有改进空间。我在公路上看到有“萸见佛坪”的小宣传牌,但总体看宣传力度不大,难与全国山茱萸生产基地县地位相符。重阳在即,人们耳熟能详的王维诗句“遍插茱萸少一人”,似乎用在佛坪最为合适。从全县山茱萸发展来看,种植、加工、销售等过于零散,质量、价格不太稳定,加工相关产品能力还较弱。并且,外地都到佛坪来参观取经,而县上有关部门在佛坪办技术培训班,让外县人来组织安排,却还是聘请佛坪人士来讲课,毕竟办个班没有栽培加工技术含量高吧?佛坪山茱萸等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是关系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问题,是个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大有可为的事业。
佛坪县城南口
我在走访村民时真切感受到: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三教殿有些村民说到,“6.9”洪灾时西岔河镇党委书记冯彦红同志真是好干部,扑下身子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为改变灾后镇村面貌出了大力。几位村民还说,很难得省政协对三教殿村的积极帮扶,至今大家心存感激。
眺望佛坪县城
佛坪的老百姓敢讲真话,当年贾治邦省长在沙坝开座谈会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天上午在路边农户房前院子开会根本不用通知,老百姓一看到干部都自动围拢过来了。贾省长问村民县上发救济粮没有?一老人说发了的,贾省长说好,老人又说发了等于没发,省长问为什么?老人说给村民发的稻谷,没有电也变不成米啊!我看贾省长把县上主要领导瞪着,脸色都变了。贾省长问有其他村的人吗?一中年妇女说是龙草坪大南沟的,省长问干部到生产队去没有?妇女说来了的,在沟口望了一下就走了再没来。贾省长气愤站起来,当众严厉批评了县上主要领导,然后转身往镇上方向走去。省长有气走得很快,我和田杰市长在后面跟得很是吃力。
佛坪的老百姓是朴实忠厚、记恩念情的。这次在长角坝我问两位上了年纪的村民,他们说国家好政策要落实还得有好干部,前几年镇上书记李志钧作风扎实,认真为群众经济发展办了实事。我接触有的老年村民和在双维宾馆遇到相识的几位县上老同志,他们说起往事都称赞40多年前在全县推广山茱萸的县委书记李子良、写山茱萸栽培技术资料的科协主席李天培,还有25年前的县委杨建林副书记,一有机会就要不遗余力宣传佛坪的山茱萸及其加工产品。还说到任过常务副县长、县人大主任的邹恩贵同志,勤奋敬业、联系群众,是很有责任心的干部,等等。还有,所接触的人们,说到现在的佛坪县党政领导班子,都一致认为工作认真、作风朴实,注重实效,给予了良好评价。
两天匆匆,走马观花。总的印象:佛坪山川秀美,古道明珠,百姓安康,前程似锦!
作者简介:李振峰,大学文化,汉中市公安局退休人员。现为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汉中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汉台区作家协会顾问。近年来,创作出版有《天汉丰碑》《南山秋色》《仰望宝山》等数部著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