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犁桥水镇景区,让我驻足时间最长的景点莫过于石门额墙,这些精美的老石门额,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和古代雕刻艺术的代表。石门额是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构件,一般位于大门门框之上,就像人的额头一样,因采用石头雕刻,所以被称为石门额或门额,有些地方也叫石匾额。
犁桥水镇景区的石门额来自哪里?使用什么石材?什么年代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便开始寻访。
首先我拜访了石门额的收藏者朱国正先生,他告诉我这些石门额是很多年前收藏于徽州地区,也就是今天的黄山市境内。黄山市是我国徽派建筑的起源地,境内古建筑众多,石材使用量大,古人一般就地取材。黄山市歙县自古就产出红褐色的岩石,学名红沙岩。由于硬度适中,非常好雕刻,更呈现出红褐色,自古受人喜爱,非常喜庆,自然就成了雕刻住宅门额的首选石材,也成为徽派建筑使用较多的石料。我国大多数地方的石门额也是使用当地产的石头,如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茶园镇的茶园石,还有些地方产汉白玉石材,索性直接使用,这些都能够在犁桥水镇景区的石门额墙里找到。
(中间有个别汉白玉材质和青石材质的)
犁桥景区的石门额大多采用阳刻,也有少数使用阴刻线勾勒凸出阳刻字体。多数为四字楷书,个别有两个字,三字极少。都是从右往左读,字体以楷书为主,笔法严谨、规正。篆书,行书,草书较少。这些石门额直接与房屋建造同时制作刻好后镶嵌到门框上方,与墙面连成一体。门额不可移动比匾稳定、牢固,是房屋的组成部分,除了住宅的大门,有些大院落内的二门、边门也有石门额。
(采用农历纪年乙丑年冬月)
犁桥水镇景区的石门额到底有哪些年代呢?笔者多次去犁桥景区仔细查找,发现这些纪年分为四种,一种采用我国传统农历纪年,如乙丑年冬月等。第二种采用古代皇帝年号纪年,如嘉庆,咸丰,同治。第三种采用民国纪年。第四种采用现代公元纪年,如公元一九八八年等。大多数有明确纪年,纪年的字体较小,通常都在右边,左边则是题字的人名。犁桥水镇的石门额有些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包浆厚重,还有些因历史原因被破坏严重而变得难以看清,十分可惜。目前最清晰的为清代嘉庆年间,最晚的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个别的可以追溯到明代甚至更早,大多在二十世纪,石门额墙里有个别精美图案的石雕刻,年代更久远。
(采用公元一九八八纪年)
犁桥水镇的石门额墙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也充分体现我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石门额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以及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瑰宝,也是传承我国文脉最好的载体。犁桥水镇景区分布着四处石门额墙,每一处石门额墙就有三十块左右各个时期的石门额,数量之多,蔚为壮观。犁桥水镇景区能够向游人展示这么多的石门额,可见景区对石门额的收集、保护花费了巨大的心血。由于信息量大,内容繁琐,要破解每块石门额背后的内容十分不易,简单的四字成语都好解读,如源远流长,丹桂飘香等。有些四字是住宅主人精心挑选的寓意较好的字组合而成,有的是请当地名人乡绅题字的,他们的想法,意境,让现代人解读较难,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犁桥的石门额内容会一一破解。
作者:陈延宝
编辑:崔远珍 审稿:夏西玉 终审:施荣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