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的风,总带着几分不疾不徐的温柔,像极了老友递来的一杯暖茶,熨帖着人心。阔别家乡数载,趁着这晴好的归乡时节,我终于踏上了去往翦金山的路——这条路,曾是年少时与同窗挚友常走的捷径,如今再踏,每一缕风里都裹着化不开的思念。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窗外的景色渐渐褪去了盛夏的浓绿,染上了秋的斑斓——金黄的杨树叶在阳光下闪烁,像撒了一把碎金;火红的枫叶点缀其间,似燃烧的火苗;还有那深绿的松柏,依旧挺拔如昔,恍惚间,仿佛还能看见年少的我们攀着树干嬉笑,笑声惊飞了枝间雀鸟。
刚到山脚下,便有一股清甜的空气扑面而来,夹杂着草木与泥土的芬芳,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与岁月的风尘。在四龙镇每年农历九月九,这里会举办盛大的庙会,附近乡镇的人们都会扶老携幼赶来,祈福许愿、逛集赏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热闹得能把山间的晨雾都驱散。今天不是九月九剪金山的庙会,我望着眼前还算清静的山路,不禁想起年少时和朋友们挤在庙会的人群里,抢一串糖画、听一段皮影戏,那些喧闹的笑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只是如今,当年的伙伴早已散落天涯,唯有这庙会的烟火气,依旧守着家乡的记忆。
拾级而上,石阶被岁月磨得光滑,两旁的野菊开得正盛,白的、黄的,星星点点,和记忆中一模一样。偶尔有几片落叶随风飘下,落在石阶上,或是我的肩头,轻轻的,仿佛怕惊扰了藏在时光里的旧梦。山路渐陡,喘息间,年少时与同学结伴登山的场景清晰如昨:我们背着书包,兜里揣着母亲烙的饼,奶奶塞进去的苹果和梨,你推我搡着向上爬,谁也不肯认输,累了便坐在石阶上分享零食,说着不着边际的理想。路边的灌木丛中,不时传来鸟儿的啼鸣,清脆悦耳,像是在为登山的人加油鼓劲,也像是在唤醒沉睡的往事。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野鸡,我们俗称“嘎拉鸡”,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山石之间跳跃,灵活得像一阵风,恍惚间,竟觉得那身影里,也藏着年少时我们追逐打闹的模样。
终于登上山顶,一座古朴的庙宇赫然映入眼帘,这便是翦金山的标志性建筑——四圣母庙。庙宇依山而建,红墙黛瓦在秋日晴空下格外醒目,檐角翘起,雕刻着精美的纹饰,虽不算宏大,却透着几分庄重古朴。殿前香炉里香烟袅袅,随风飘散,隐约传来几声祈福的低语。我站在庙前凭栏远眺,群山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峰连绵起伏,如巨龙蜿蜒在天地间,云雾在山间游走,时而聚拢,时而散开,让山下的村庄错落有致,黄河蜿蜒曲折把村庄分割成几片,白墙红瓦在秋日阳光下显得格外温馨——那是我生长的地方,是我魂牵梦萦的故土。
风从山间吹过,带着几分凉意,却吹不散心头的温热。我坐在山顶的岩石上,这曾是我们当年约定“登高望远”的老地方,如今只剩我一人,却仿佛还能感受到朋友们的气息。望着眼前的山河,思念如潮水般涌来:想念同桌递来的半块橡皮,想念放学后一起在山脚下的玉米地烧玉米的欢畅,想念毕业时我们在这山顶许下的“常回家看看”的诺言。这些年在外漂泊,看遍了都市的繁华,却始终惦记着翦金山的秋,惦记着这里的风、这里的景,更惦记着那些曾一起分享青春的人。四圣母庙的香烟袅袅升起,我默默祈福,愿远方的朋友一切安好,愿家乡的山水永远这般温润。
秋日的翦金山,没有春天的繁花似锦,没有夏天的郁郁葱葱,也没有冬天的银装素裹,却有着一种独特的宁静与厚重。它像一位沉稳的老者,用岁月的沉淀诉说着属于家乡的故事,而山顶的四圣母庙、山下的九月九庙会,还有那些藏在草木间的青春记忆,更给这份宁静添了烟火气与人文韵,让山水风光多了几分温暖的牵挂。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山间,给树叶、岩石、庙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整个翦金山仿佛变成了一座金色的宫殿。我依依不舍地起身下山,脚步缓慢,只为能多留住几分这秋日的美好与记忆的温度。下山的路上,树叶在脚下沙沙作响,像是在与我告别,也像是在轻声叮嘱。我暗自盘算,待到明年九月九,定要约上旧时好友,再来看看庙会的热闹盛景,再登一次翦金山,让山水作证,让岁月留情,重拾那些散落在时光里的温暖与感动。而这次秋游的记忆,将会像这山间的美景一样,深深印在我的心中,成为一段温暖而珍贵的归乡念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