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老徐。
昨天团建了,我们这次是可以带家属的。
所以一大早一家三口就出发了。
这是一个新开的林地露营处,说实话,没什么小孩子的游乐设施。
中午吃好烧肉后,队友发现离老家只有半个小时车程,大概20公里。
正好孩子这几天非常想念老人,哭着说要回去。
果断就带着孩子回丈母娘家了。
一点钟到家,四点钟开出来接我回杭州。
一个小时车程换来三个小时的见面还是值得的。
这20公里,要是放在杭州市内,就是家里开到市民中心的距离,连跨江都做不到。
但却可以去见见挂念的父母,多好啊。
以前经常看到一些纪录片,孩子父母过完春节要出去打工了。
几个孩子哭喊着爸爸妈妈,但两口子得出去干活挣钱才能养活一大家子。
万般不舍也是无奈。
教育也是扔给家里老人,孩子是否能读出全靠自觉和老师教育。
感觉就是凭运气。
现在虽然好点了,能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家里依旧有留守老人。
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也很多了,家里老人也都基本60岁了。
很多老人只能自己照顾自己。
我身边有许多朋友的父母在大城市照顾孙子外孙,但家里可能还有个八九十岁的老人。
如果还能照顾自己倒还好,但也觉得还是蛮可怜的。
所以说,要是有个突发事件,赶都赶不回去。
如果经济条件好,可以把一家人都接来城市住,但别开心太早。
可能是你的一厢情愿,因为老人根本不愿意随你来到大城市生活。
毕竟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重新融入一个新的地方,对于很多老人来说不容易。
如果普通话还不会说,那就难上加难了。
老话说,父母在不远行。
那是因为古代交通差,回趟家个把月都很正常。
按照目前的交通来说,基本都能在24小时以内回到家了吧。
但有急事还是来不及,特别是亲人的离世。
所以个人认为,最好两小时以内能回到老家的距离,才是合适的。
天南海北,终究会让家人的距离变得太远。
我和队友是幸运的,我们在杭州,老家在湖州,50-60分钟就能到家。
想回去就能吃上一口新鲜的蔬菜和妈妈的味道。
给奶奶买点水果,和小狗玩个吵闹。
漫步在田间乡野,抓点鱼虾蟹,尝尝那点鲜味。
我也快到不惑的年纪了,所以还是可以和现在的年轻人聊一些人生经历了。
好像有人算过,如果一年能见爸妈一次,其实这辈子也只能见到几十次了。
这可以养育我们二十多年的父母,之前天天见,以后都无法相逢百次了。
近一点,就能每月回家至少一次了。
爸妈也会塞满整整一车的物资让你们带回城里,中国父母的特色嘛。
聊完这个,再讲几句投资吧。
今天出了一个新闻,买实物黄金要交税了。
因为今年实在涨的太多了,可能实物不够用了吧。
让大家去进行场内交易,不需要实物黄金进出库,也能享受到涨幅带来的获利。
顺便也让行情略微冷却下。
跟股市一样,国家希望的是慢牛,而不是激情过后的一地鸡毛啊。
还有个新闻是有个领导所要让大家的储蓄流入证券市场。
估计是给降息提前发点预告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