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的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连片的盐生植物盐爪爪迎来最佳观赏期。从高空俯瞰,宛如巨大的红地毯铺在都兰湖畔,美不胜收,甚为壮观。
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乌兰县铜普镇和柯柯镇境内,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境内有都兰河、赛什克河两大河流,水源充足,牧草丰茂。每年9月中旬前后,数百亩盐爪爪全部变为红色,将一直持续到11月底。
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青藏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是一座以湿地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具有湿地保护和利用、科普教育、湿地研究、生态观光、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的社会公益性生态公园。区域虽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带,但因四周环山,盆地气候效应明显,气候温凉,土层较为深厚,区内中心地带的湿地区以芦苇为代表的水生植物和耐盐植物盐角草、盐地碱蓬、盐地风毛菊、稃苞黄鹌菜、海韭菜、细枝盐爪爪等均发育良好,为柴达木盆地少有的湿地植被景观。
盐爪爪到底是什么植物,入秋后为何变红?乌兰县自然资源和林业和草原局相关人员介绍,盐爪爪属小灌木,高20厘米至50厘米,一般7月至9月开花结果。多生长在盐碱滩、盐湖边,常常形成盐土荒漠及盐生草甸。盐爪爪含盐,肉质多汁,是当地骆驼的主要饲草。随着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增大,盐爪爪体内的叶绿素逐渐分解,类胡萝卜素等色素比例上升,叶片随之呈现出从橙红到深红的渐变色彩,形成“秋日红毯”的自然奇观。
近年来,乌兰县通过采取封滩、育林、育草、减畜等措施,全面提升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及周边生态环境总体质量,湖区动植物种类、数量稳步恢复。截至目前,都兰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生活的野生动物有黑颈鹤、鹅喉羚等80多种,是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地。
(来源:西海都市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