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车水马龙的九龙弥敦道,是香港最热闹的街道之一,也是重要的商业区。在这繁华闹市的街口,红底金字的“裕华国货”招牌尤为醒目,这是印尼华侨余连庆所创办的专营国货的公司。六十年一甲子,见证了余家三代人的打拼,他们秉持“富裕中华”之初心,将琳琅满目的中国商品引入市场、带往世界,以优质国货为媒,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的声音。
图说:余国春,香港裕华集团主席、香港集友银行副董事长
不忘来处,为“富裕中华”而拼搏
在香港裕华集团主席余国春的记忆中,对家乡最初的印象,来自印尼家中的一幅画,“画的是我们家乡广东省梅州市松口镇的风光,小时候父亲总会跟我聊起家乡。”他回忆道。
图说:梅州松口鎮元魁塔 图说:梅州松口鎮火船碼頭
1957年,余连庆与一众华侨获邀前往北京参加国庆观礼,他为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心潮澎湃,萌生了归国创业的念头。次年余连庆便移居香港,与弟弟及好友合资,在香港中环创办了裕华国产百货(有限)公司,尽管那时不过是一间仅200平方米的小铺子,却承载了余连庆的远大理想——将中国物美价优的商品带给香港市民,并通过香港销往海外市场,既服务海外华侨,也能开拓国家的外贸渠道,为国家多挣外汇。因为父亲的这一决定,余国春也跟随家人定居香港,长大后他赴澳大利亚留学,父亲要求他每天都要看中文报纸,并定期用中文写家书,他始终记得,“父亲叮嘱我们兄弟姐妹,不能忘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谨记自己是中国人。”
图说:裕华国货中环创业店旧照
1974年,余国春大学毕业后回到香港,进入裕华公司工作,他为裕华带来了与时俱进的创意理念,同时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裕华国货逐步发展为如今业务多元的大型零售集团,不仅在香港不断发展壮大,还在新加坡开设分店。与此同时,父亲的爱国情怀始终影响着他,每年10月1日,裕华国货都会升起五星红旗庆贺国庆,即使在港英时期也不曾中断,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图说:每年国庆,裕华国货都会在香港佐敦总店升起五星红旗
图说:裕华国货佐敦总店的地面快闪店内景 图说:裕华国货位于新加坡牛车水的总店外景
文化为桥,用国货讲好中国故事
一首“裕华国货,服务大家”的广告歌,总能勾起许多香港人的回忆,因为在贩售来自中国各地商品的裕华国货里,总有一两件与他们生活紧密相连的物件,譬如“中华”铅笔、“回力”运动鞋、“海鸥”相机、“蝴蝶”单车、崂山矿泉水、桂花陈酒、普洱茶饼、云南白药、上海硫磺皂、百雀羚润肤膏······来自中国各地的风物土产、丝绸棉服、文房四宝、手表玉石甚至还有中式家具,应有尽有。当人们在眼花缭乱的货架之间流连忘返,渐渐塑造起对国货的理解——那是一种浓烈的归属感,凝聚着来自故乡的滋味,与国人共通的文化认知与情感寄托。
图说:裕华国货销售来自全国各地的工艺品,同时还有各式各样的精美丝绸,
顾客可在现场量身定做旗袍,琳琅满目的商品深受香港消费者喜爱。
20世纪70年代,裕华国货还通过贴心的服务,给许多临时逗留香港的华侨带去“家”的感觉,譬如专门成立的华侨服务部提供专人接机、预订酒店、选购伴手礼、接洽回内地手续等服务。到了新零售时代,光临裕华国货的顾客更是遍及世界各地,既有海外侨胞也不乏外国游客,他们当中不少人对中国产品与中华文化有着浓厚兴趣,而裕华国货所贩售的富有特色的中国商品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2013年,裕华国货网店正式上线,更是令中式生活百货走进千家万户。
从最初经营时不足一万种商品,到如今多达十几万的商品品种,裕华国货始终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持续强化中国产品及中国品牌的影响力。除了扩大商品品种、增强优质服务之外,余国春还以另辟蹊径的方式推广中华文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裕华国货陆续举办了中国国画展、石湾陶器展、客家名优产品展、多彩贵州特色展销月等,将文化与商品消费紧密结合;并通过举办“泰国节”和“印尼节”等活动,介绍东南亚国家的购物民俗及工艺品、土特产品,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商贸及文化交流。余国春说,自己和许多爱国华侨一样,始终对祖国的发展有坚定的信心,对中国产品和中国品牌有坚定的信念,“正是这种文化自信,让华侨有信心和动力持续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图说:裕华国货多次在香港举办“多彩贵州特色商品展销月”活动,介绍贵州的风物与文化。
图说:2024年,裕华国货举办“印尼好物周”,为香港市民呈现来自东南亚的优质产品。
情系桑梓,盼华侨金融助华人
在接棒父亲致力发展国货业务之余,余国春也继承了父亲心系祖国、造福桑梓的传统,多年来积极参与家乡梅州的社会公益服务事业,数度为家乡捐资助学、支持家乡建设,多年来累计向家乡及国内捐赠了数千万港币。除此之外,他还积极推广家乡梅州的优质物产,将金柚、茶叶、娘酒、陶瓷等带往香港,这些产品深受香港市民的喜爱。
图说:
1983年,余连庆先生(左四)、余国春先生(右一)与家人一起回乡,为家乡梅县松口中学捐建连庆礼堂。
图说:2011年,余国春先生(中)与余鹏春先生(右一)回到家乡捐建了裕华教学大楼。
2022年7月6日至12日,集友银行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同乡文化名胜展”,专门展出5件与银行创办人陈嘉庚先生有关的珍贵历史展品,向大众展示其“以行养校、以行助乡”的创行历史,以此弘扬嘉庚精神。展览结束后,裕华国货也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港·侨同心嘉年华”,现场不仅有百年历史的珍贵华侨明信片和数十件华侨旧物,还有集友银行提供的5件珍贵历史展品,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华侨在海外谋生、拼搏创业的生活片段,身为香港集友银行副董事长的余国春也出席了此次活动。
图说:集友银行为裕华国货举办的“港·侨同心嘉年华”提供珍贵展品,余国春(左一)向集友银行代表致送感谢状。
在余国春看来,无论是陈嘉庚还是他的父亲,华侨始终对祖国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因此他们竭尽所能为家乡发展及祖国昌盛贡献一份力。步入新时代,同样有不少华侨华人有意愿到内地投资、建设家乡,他们对金融的需求也更为立体。“从我个人的角度,最需要考虑的是稳健的金融服务,它必须是安全的、便捷的。对华侨华人而言,他们需要更灵活、更贴身的服务,集友银行及其控股股东厦门国际银行本身都具备‘华侨基因’,加上贯通内地与全球的金融网络架构,能够在服务华侨及提供跨境金融服务方面给予他们信心和助力。”余国春如是说。
为此他建议,银行应进一步强化跨境服务特色,着力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为华侨客群打造更便捷、更高效的数字化服务体验,以金融支持侨资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未来,华侨金融依然大有可为,它将凝聚起侨心、侨力、侨资,携手探索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