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吉林网】
10月25日至26日,省委书记黄强到吉林桦甸市调研。
黄强明确提出,把G334文旅大通道建设纳入我省“十五五”规划,着力打造新的特色旅游带,推动吉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这条公路到底有何魅力?即刻出发!10月28日至30日,中省直媒体集合,共同踏上G334国道桦甸、磐石段采访调研沿线旅游资源。
一路前行,当车轮碾过G334国道的秋霜,当苇沙河码头的风拂过松花江的波光,这条纵贯吉林市段的公路,早已超越了交通的单一属性。它以点位为珠,串起红色记忆、自然禀赋、工业传奇与冰雪欢歌!
让英雄记忆成为精神养分
“山水有形,精神无价。”G334沿线红色地标格外醒目,位于桦甸市牡丹岭的魏拯民将军抗联密营,1432米的登山步道串联起遗址,“1432”的数字密码既镌刻着14年抗战的艰辛,也纪念着魏拯民32岁殉国的壮烈。
磐石市的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作为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抗联遗址群,散落着一段段红色故事。为了让历史“活”起来,姚家沟区域引入智慧扫码讲解系统,每个核心遗址的展示板都设有二维码,游客无需讲解员即可解锁地窨子、战斗工事等的背后故事。这种“智能化+便民化”的改造,既降低了参观门槛,也让红色教育覆盖更广泛的人群,无论是研学学生、退休老人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读懂抗联将士的坚守与无畏。
据了解,G334国道沿线散落着许多红色遗址,G334将他们串联成一条红色旅游的脉络,将抗联精神可看、可触。
在湖光山色里感受多元之美
G334国道桦甸段“1625”旅游规划布局的逻辑中,以G334主道为轴,6条通景公路为脉,北大湖、红石湖两大环线为络,串联起黄金博物馆工文旅融合片区、“120”天文科普研学片区、南楼山乡村旅游片区、苏密古城历史文化片区、红石湖文旅综合开发片区。沿线的生态点位,从未止步于“仅供观赏”,而是通过配套升级,让自然之美真正服务于文旅之需。桦甸市的苇沙河码头,正是桦甸市环环相扣的文旅景区里重要的一环,未来这里将开通观光列车、星空营地等设施,让“到此一游”变为“流连忘返”。
区域内的白山水电站是东北地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因拦江筑坝形成了白山湖景区,有“长白山下第一湖”之称,与之呼应的红石湖,凭借“东北第一狭湖”的独特风光也吸引着不少游客。不仅如此,桦甸的枫雪部落景区、名峰生态度假村、森林慢谷形成休闲集群。枫雪部落秋赏枫冬品雪,名峰生态度假村集采摘、餐饮、天文科普等于一体,森林慢谷的森林康养慢生活,既满足了游客“慢游深体验”的需求。南楼山景区的卧龙潭、凤舞瀑、老龙口等景观深受欢迎,今年国庆中秋期间,接待游客一万人左右,这一连串的景点,也让生态红利真正落地生根。
G334旁的“活态记忆”同样耀眼
914厂始建于1969年9月14日,是吉林省现存唯一原址持续经营的三线厂。2023年11月,以“914三线小镇”之名被评为“省级工业旅游基地”。在厂史馆,用240余张照片、100余件展品讲述三线故事。如今来到这里,可以看到无缝钢管的工艺,可以通过厂史馆感悟三线精神,还可以看到各类景观小品等等,让“工业记忆”变成“活态体验”。
而有着“中国黄金第一矿”之称的夹皮沟金矿,采金史可追溯至唐朝,各个时期采矿印记在此层层叠加。夹皮沟镇宝戏台金谷景区就选址在此,现场忙碌的工人和一台台施工机械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这里既有历史悠久的采金文化,又有热血沸腾的抗联故事,历经时光沉淀,正以“修旧如旧”的匠心姿态,筹备着一场震撼人心的文旅盛宴。
位于桦甸市的苏密城,是渤海国长岭府治所故址,2013至2016年,吉林省考古调查组在此开展考古发掘。2006年,苏密城城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驱车行驶在G334国道桦甸段,远远便能望见苏密城的外城,历经千年风雨仍依稀可见规制。作为G334国道上的“历史坐标”之一,未来将进行进一步的文旅开发,更好地传播桦甸古文化。
地质与冰雪的特色资源正在发力
无论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冬日里的冰雪盛宴,G334沿线的特色始终坚守本色。步入官马溶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让人眼前一亮,廊道探秘,钟乳石形态各异、层层叠叠,深不见底的河水流动,瀑布湍急而下,形成奇特风景。围绕五色景区打造,集抗联文化、滑雪场、农文旅融合和康养于一身的景区。
而北大湖滑雪度假区为G334吉林段注入冰雪活力,北大湖滑雪度假区已经提前解锁2025—2026新雪季试滑体验!本雪季北大湖滑雪度假区计划开放雪道74条,其中开放夜滑雪道6条,成为国内开放夜滑雪道最多、面积最大的雪场。北大湖滑雪度假区自2025年3月起,在自营官方商城、携程平台、抖音平台、飞猪平台等开展4轮雪季产品预售,其中包括滑雪产品、度假产品和冬令营产品等,累计实现预售金额1.52亿元,这个数字足以见北大湖的超高人气。
从红色记忆到千年古城,从生态湖畔到工业小镇,G334吉林桦甸段、磐石段正在构建多元文旅体系,随着配套完善与资源整合,正从交通线路转变为文旅通道,赴一场游客与公路的“双向奔赴”!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李易书
摄影 罗浩
初审: 梁欢欢 复审: 韩方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本文来自【中国吉林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