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的欧洲自由行,瑞士深秋风景如画的旖旎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但更让我难忘的是我接触过的瑞士人的热情、友善、乐于助人的品质。
下面按照时间顺序回忆接触过的瑞士人:
我们从意大利的威尼斯乘火车去瑞士的卢塞恩。中途需在米兰换车。到米兰车站时已经晚点了,订票开往卢塞恩的火车早已开走了。
米兰开往卢塞恩的火车是瑞士铁路公司的车。站台上瑞士铁路的服务亭里的小姐接过我的车票,当即给我打印出来一张下午1时的车票(当时是11点15分)。我说这么晚啊?小姐马上问:你想现在走吗?我说是的。可能时间临近,当时已无法打印正规车票了。于是,小姐打印出一张空白纸来,在上面手写了几行字,拿着纸从厅里走出来,交给我说:这就是车票,还有10分钟了,你赶紧到前面10号站台去上车!我拉着老伴急忙找到10号站台,正好车来了,我们赶紧就上去了,松了一口气。
瑞士铁路小姐给我手写的车票
这就是我们乘坐的开往卢塞恩的火车
豪华的瑞士火车
豪华的瑞士火车
我不但深深感激瑞士铁路小姐的热情服务,也感叹瑞士铁路工作人员的自主决定的权限。
在开往卢塞恩的火车上,列车员查票时,我顺便拿出旅馆地址,问他到站后去旅馆怎么走。列车员告诉我坐2路车,去2路车站应该怎么走。
坐上了2路公交车,我坐在第一排。坐好后向座位靠背后面的小姐问需要坐几站路。小姐拿出手机查询,查询完了告诉我:“要坐10站路,你到这边来坐吧!到站时我好告诉你下车”。于是我就坐到了这位小姐的对面。
帮我查车站的瑞士小姐
我当时穿着十几年前买的旧衣服,领口袖口都磨破了。因为是放下秋收的镰刀直接就地乘高铁赴北京出国的,所以也没回城换衣服。胡子也没刮。这样一个衣着拖沓,胡子拉碴的中国老头,这位瑞士美女未表现出丝毫嫌弃厌恶,在我到站时提醒我到站了,我离开座位下车时向她道谢,她含笑致意道别。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就在此时一二小时之前,我们在龙疆湖边小镇车站等车时,碰到一对年轻的南方人夫妻(就不说哪个城市了,以免招骂),夫妻二人坐在长椅上,我在对面几米远站着与那个男的交谈,男的很热情,与我交谈甚欢。但在很长时间的谈话中,那位妻子始终在看手机,连头都没有抬,更别说说一句话了。其间,时不时打断我们的谈话,与其丈夫私语几句。火车来了,妻子急急拉过丈夫,赶往后面的车厢,好像生怕被我们粘上。
但国人并不都是这样的。在之前的几分钟,遇到一对从重庆来的小情侣。两人非常热情,尤其是那个女孩。热情地向我们推荐游览景点。当得知我买的欧洲电话卡在瑞士无效上不了网时,打开手机热点让我连接上网。
这是一段小插曲。
在卢塞恩乘船游览琉森湖。在对岸下船游玩。在湖边的一幢别墅外,看到房子外面码放着整齐的劈柴垛。
心生疑惑:瑞士这么富裕也烧柴吗?如果是烧柴的话,住这么漂亮的别墅恐怕不会是自己砍的,是从底层劳动者手中买来的吧?(阶级的观念深入骨髓)。为解疑惑,我走进院内,与在院子里打理庭院的女主人攀谈。女主人的回答澄清了我的疑惑,告诉我,这些劈柴都是她们夫妇上山砍来的,由她丈夫劈好。她领我看院子里的劈柴,还有货车上没卸下的树根,冬天用来烧柴取暖。我不由得感叹:在我们这里哪还有人挖树根烧啊!
向女主人询问砍柴事宜
车上装着从山上挖回来的树根
最后要谈的是在因特拉肯-世界最美十大小镇上的私人旅馆老板。
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头人极好。与他做了一番交谈。他向我详细介绍自助厨房里的设施,可以自己取用的饮料食品,然后自己按标价自行付款。
我从这里要去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巴黎。因为我们买了瑞士交通卡,于是我求助旅店老板询问怎么乘车最合适。他告诉我,最经济的方式是买巴塞尔到巴黎的火车票,从这里到巴塞尔无需买票,用交通卡即可。
这样一来,我就可以省下不少的车票钱。
他特别受顾客喜欢。这从门厅里写满的三大本留言簿上看得出来。我看了大量的留言。留言的有各国游客,但韩国人比较多。中国人包括台湾的在这里住过的也不少,都是赞美之词。下面选几个有中文的留言。
当然还有很多向其问路的人,都是非常耐心友善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