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这段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小路,前面就是已经荒废了的,全国最早的宫殿式学校,山西平定西锁簧学校。当年,这座学校还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还曾经是全国学习的榜样。
学校正门上一幅对联,上联是小康发春花,喜野地起园林,盛栽桃李。下联是大同结秋实,为江山添阁厦,正待栋梁。落款是董寿平,他是全国著名的书画大家。
推开虚掩着的大门,这月亮门的正面,写着文明二字,背面题写的是奋飞。似曾相识的感觉,马上就扑面而来了。
这美丽的校园,真的就像花园一样。教学楼前,是一个碑亭,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给这所学校的题词。
立志做祖国的人才,让中华民族在21世纪,站在世界的最前列。著名散文家,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题词。
从小爱科学,长大为中华,著名科学家、科普事业奠基人高士其的题词。
祝愿西锁簧学校的小朋友们,在这完美的教育环境中,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祖国21世纪合格的接班人。世人皆知的文学家,冰心的题词。
浓浓的祝福,满满的期待。前辈们仿佛看到了,一座百年名校即将诞生,众多的莘莘学子,从这里起步,成为国家的栋梁。只是很可惜,校内石碑空伫立,此地再无读书声。
教学楼的门厅,已经成了村里选举的会场,通往教室的月亮门,也被杂物堵得严严实实。站在这里,好像都已经远离学校的氛围了。
现在只能沿着外面的楼梯上去,这就是整个的教学区域了。这样的操场,在平原区很常见,但在这山上,却要经过削峰填谷,才能开辟出如此平坦的场地,可见,当年的为了给孩子们建学校,村里人付出了多少汗水。
这是五年级教室,生源少,一个教室就是一个年级。黑板上面还有加减法,白越,赵宇航,吴佳琪,是什么原因,连黑板都没来得及擦,就永远离开了这里呢?这些字,估计还要留上十年,二十年吧?
这是学校办公室,用力只能称职,用心才能优秀。地上还有当年的奖状,2015年,西锁簧学校六年级,被评为先进集体。这里还有冠山联校发的材料,是19-20年度的。证明西锁簧学校,至少在五年前,还是在正常运转的。
走在二楼的前走廊,边上有六角亭子,走廊更是精美的雕梁画栋。那时人们对生娃都很上心。想着有了娃,就要有好学校。以后,娃再生娃,还要继续上学。于是,村里人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建了这么好的学校。
可惜的是,谁也没想到,城市化来得这么快。当年从这里走出的学生们,后来,都带着自己的娃,去城里生活了。曾经这座平定县最好的学校,再也等不见一个学生了。
兴学育人,流芳千古。这是平定县政府,为当时的西锁簧村书记,也是学校的创建者,李岱亨立的。碑文中说,李岱亨书记1983年,带领大家捐款集资建立学校,并且从设计图纸到购置建材,再到建筑装修,事无巨细,一心扑在学校建设上。整整12个月的紧张忙碌,这座花园式的宫殿学校,真的就建起来了。
遗憾的是,在1988年,也就是学校刚刚建成四年后,年仅51岁的李岱亨书记,就因积劳成疾,不幸病故。他没有看到学校后来的发展,会有电脑室,实验室。当然,他更没想到,自己付出这么大的心血,建的这么好的学校,有一天竟然会彻底关闭。
这座学校运营了近四十年,他最晚的一批学生,正在读高中,最早的一批学生,已年近五旬。40万块钱,现在,只能买个小户型。但当时,人们用这笔巨款,建起了一座学校,培养了整整两代人,这才是真正的功德。
外面的世界,依然喧闹,这里却仿佛与世隔绝了。再也没有了上课铃声,再也没有了读书声,仿佛那一切,根本就没有过。只有展览室中,这一张张照片,还记录着当年,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但愿,我不是最后的到访者,但愿还会有更多的人,记着这个最美的学校,和那些曾经为之努力奋斗过的人们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