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座非常特别的城市,它挨着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个省区,是中国唯一一个周边都是省的地区地级市,这座城市就是陕西榆林,虽然它没有一些沿海城市那样有名,但在能源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被叫做“中国科威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座塞上名城的神秘面纱,看看它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榆林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古称上郡,人们也叫它驼城或者塞上明珠,榆林下辖2个区,1个县级市,9个县,总面积超过4.3万平方公里,根据最新数据,榆林的常住人口大约360万,榆林的地形以古长城为界,北部是广阔的风沙草滩区,南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平均海拔在1200米左右,榆林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榆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大特色,这里是黄土文化的发源地,还是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十六国时期匈奴族所建的唯一的都城统万城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最大石城”的石峁遗址,都曾在这片土地上演过文明的更迭,陕北民歌、陕北剪纸、榆林小曲等非遗文化,也让这座城多了几分地方风味,近些年来,榆林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让榆林的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足1%提高到36%以上,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奇迹。
榆林的区位优势在中国城市当中称得上是独一无二的,它位于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之处,东边隔着黄河与山西相望,西面紧挨着宁夏和甘肃,北接内蒙古,南连陕西省内的延安市,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让榆林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和交通要冲,在古代,榆林便是内地同北方少数民族,甚至中亚、西亚地区“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两横三纵”城市群战略的提出,使得榆林成了重要节点城市。
也是西部大开发、呼包银榆经济区等众多国家战略所覆盖的地区,多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给榆林的发展带来巨大空间。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覆盖榆林,榆林也是呼包银榆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还是环渤海经济圈重要能源资源保障区,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使榆林可以同时承接从各个方向的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给榆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
说到经济发展,榆林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国科威特”,这句口号也体现出了榆林在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中的地位,2024年榆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548.68亿元,陕西省内排行第二,榆林市能源资源丰富,探明矿种达48种,榆林煤炭预测储量大,占全国五分之一,石油、天然气资源是陕甘宁油气田重要部分,岩盐储量也比较多,正因为这些资源,榆林成了“西煤东运”的腹地,“西气东输”的源头,“西电东送”的起点,近些年榆林并没有局限在资源开采上,而是推动能源产业转型。
榆林作为国家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发展煤制油、煤制烯烃等高端煤化工产业走在了全国前列,金属镁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很大份额,氢能等新能源产业的布局也在推进,除了能源产业,榆林现代特色农业也有一定规模,形成了羊子、马铃薯、山地苹果、大漠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南部县与北部县市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在产业振兴政策下有所改善。
便利的交通网络是支撑榆林发展的重要根基,现在榆林已经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三者合一的立体交通态势,铁路方面,榆林境内“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延榆高铁已开工建设,这能让榆林更好地融入全国高铁网络,高速公路方面,“四纵四横一环”让人称道,榆林高速公路总里程在陕西省内居首,做到了县县通高速,航空运输层面,榆阳机场为陕西第二大航空港,其航线通达了全国许多省会城市,并且存在开往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国际航线,年客流量在西北地区支线机场排在前面。
按照规划,榆林正在大力推进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目的就是构建起覆盖全国的“2346”跨省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以后,随着“十字型”高速铁路的建成,“三支多通用”机场群的形成,榆林的交通优势将会越发突出,尤其是“榆西欧”国际货运班列已经实现常态化发运,这就为榆林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展外向型经济打开了新的局面。
教育层面,榆林有高等教育资源,可为本地发展培育人才,榆林学院是本市主要的省属应用型本科院校,其前身是1923年创办的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校设有榆阳,绥德,科创新城三个校区,开设49个本科专业,而且有诸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榆林学院作为国家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能源化工人才培养颇具特色,是陕西能源化工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依照榆林的产业需求,设有省级重点学科和现代产业学院,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人才,近些年,榆林教育方面的投入一直在加大,“十四五”期间投入的教育经费超580亿元,推进了一大批校建工程,新增了不少学位,就是想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风光,让榆林成了个旅游资源大市,这里历史遗迹不少,镇北台身为万里长城最大烽火台,素来有“万里长城第一台”之称,红石峡以摩崖石刻著称,是陕西最大的摩崖石刻群,统万城遗址是匈奴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石峁遗址则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史前石城遗址,它把中华文明史往前推进了几百年。 自然风光上,红碱淖是全国最大的沙漠淡水湖,龙州丹霞地貌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作品,无定河湿地是生态观光的好去处,这些年榆林打出“清爽榆林”“陕北榆林过大年”等旅游牌,这座古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随着沿黄河、沿长城等旅游带的开发,还有通景公路、低空旅游航线的建设,榆林的旅游体验正在变得丰富多样。
了解了榆林的方方面面,不知你对这座塞上明珠又有了哪些新认识,是为能源产业深耕所折服,还是为沙漠变绿洲的生态之变令你印象深刻,当下“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你认为榆林这座五省通衢之地,未来是继续在能源产业上深耕,还是会在旅游、农业等其他产业找到新的增长点,欢迎谈谈你眼中的这座独特城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