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的几天中 ,心情颇不宁静,心底像被一块石头压着透不过气来,特别想在外面逛逛。
于是,趁一个不晴不雨的多云天气,临时起意去郊区爬爬山,网上随意一搜,灵山石树便成了我的首选。
石树虽然也算得上是国家3A级景区,山上的野趣应该挺多的。我爬山,很少留意关于山的人文地理景点知识,这是我的不足之处。我喜欢随性游,更在意的是爬山引发出的心理感觉,有种与山水亲密接触、想放空自己的欲望。
石树远景。山并不巍峨,岩石也并不显嶙峋,即使是秋天了,远观也还是青绿一片,秀气型的一类,并不震撼人心。
但看得清山上一片青翠的中间那个竖“1”字型石丛么?这便是这座山的特色之处:巨石相叠逶迤而上,仔细看,很像一棵枝繁叶茂的石头树,这便是“石树”名称的由来。因为位于灵山谷内,所以全称“灵山石树”。
购买门票进入,眼前便是这样的青山绿水,很江南的韵味,既是地理形势上的江南也是文化上的古典江南。想到了《烟雨初秋》这首歌,但现在已是深秋了。
跟随这样的指示牌往“通幽洞”方向走。“通幽洞”,顾名思义就是钻洞。对,灵山石树最独特的野趣就是“钻洞”,就是从那逶迤相叠而上的石树洞里钻上山顶。这个,我当然想尝试一下。
“通幽洞”近景。
随选的洞里内景。里面偶尔能听到水滴声叮咚,但看不到水滴何处。
洞内有的地方有光线透进来,并不特别幽暗;但有的地方漆黑一片,幸亏手机上带有照明,不然根本就看不清里面路径,无法通过。
遇上一位阿姨,在可见的浅水湾中洗菜。有人随意问她:“在这里洗菜呀,这水干净么?”阿姨回答:“你们过来看看,这水多清,比自来水还干净,就这么冷的都能喝呢。”
这水看起来清澈极了,拍出来像是没有水,根本拍不出效果。石头缝里洇出来的水, 里面的矿物质肯定丰富,但能否饮用,这个不好说。不过阿姨说她一直就喝这种水,正宗的矿泉水,几十年了。
她只相信眼见的。
爬这山洞,就真正明白了什么叫“曲径通幽”。这些石级并不全是向上的趋势,有时候弯弯绕,甚至有时候向下几步,如果不是红箭头指示提醒,我差点以为那是向下的路线了。
还有一种感觉就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缝隙又窄又矮,以为通不过了,当你侧着身子躬着腰,又意外地过去了。往往这些地方很黑 ,也无法拿手机拍照,通过了就是胜利。通过了眼前就显出一线光芒,那时候就会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
这时候,不自觉地就生发感触:这多么地像我们的人生啊!
是的,生活也就是这样,当你感觉自己无路可走时,或者走下坡路时,不妨躬下腰 咬牙坚持一下,或许就柳暗花明了呢?
没有谁的人生是笔直的坦途,都是弯弯绕绕的曲曲折折起伏不平,不然怎叫“坎坷人生路”呢?
虽是“曲径通幽”,一路并不全是洞,钻一程就会钻出到外面的世界:这个也就是石树构造的石头相机的近景了。
坐在这些石头上拍的山下远景,是不是“江山如画”?是不是有一种历尽艰辛后的收获成就感?
此时,心境豁然开朗,天地都像是自己的,日常中的那些琐碎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也不值一提。
歇息之后,又开始进行又一轮的“曲径通幽” ,好奇心爆棚,虽也是上山,并没觉得一丝疲累,反而兴致盎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