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结束后,戴维神父很严格地评估了他的蒙古(今内蒙古)之行,认为他在蒙古那里收集并寄往法国的藏品并不是很出色,因此才有了第二次考察,这在戴维第二次考察结束后的调查简述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简述中还对第二次考察的原因,准备工作等做了详细的描写。
法兰西学院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通讯员戴维1868年到1869年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调查简述:
1868年5月25日,在法兰西学院和自然历史博物馆动物学家亨米勒-爱德华兹先生的特别建议下,法兰西学院和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通讯员戴维奉命从北京开始中国中部和西藏东部的为期三年的知己知彼的调查研究旅行。
1866年,我代表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对蒙古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考察。我在那里收集并寄往法国的藏品并不是很出色,这些蒙古高地在各方面都是令人绝望的贫瘠。然而,还是发现了一定数量的新动植物物种,一些用于科学,另一些用于动物地理学,这是我付出辛劳的报酬。如果中国西部的叛乱没有阻止我像我设计的那样穿过甘肃,深入到青海湖,我的旅行可能会为科学带来更可观的成果,因为这个尚未开发且难以进入的地区一定包含着不止一种新奇东西。因此,根据博物馆教授们的意见,并根据博学的动物学家米勒-爱德华兹先生的特别建议,我将进行第二次旅行,以尽可能接近它。
北京戒台寺
进行第二次旅行时不再经过蒙古和甘肃,这是起义的穆斯林取得胜利的地方,而是沿着蓝色的河流而上,穿过伟大的四川省接近它。我打算在中部省份江西停留几个月,然后向西藏东部的独立公国前进,最后从南端进入青海湖。我想我大约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完成这个探索,我已经作了相应的准备。
我的健康状况几年来一直不是很令人满意,但自从我去蒙古探险后,我的健康状况似乎有所加强。尽管我的朋友们对我忧心忡忡和进行各种预测,他还是答应给我足够的力量来完成我的新事业。此外,我还为自己购置了药物,法国公使馆的医生马丁(Martin)医生很友善地为我提供了对抗发烧,特别是痢疾所需的一切,我特别害怕痢疾会复发。
深秋红叶
这些东方气候很快就会消耗欧洲人们的健康,贫血对我产生的独特影响之一是记忆力的减弱,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旅行中从不放弃用铅笔写下每天的事件和观察,我不想失去这些记忆。在我对蒙古的探索中,我已经发现自己对这种方法非常熟悉。据我所知,博物馆的教授委员会已经在Vouvelles档案馆印制了我的航海日志,还有我的地质行程,我把这些行程交给他们来完成我的信息,以及构成我的动物学、植物学和矿物学收藏的各种物品所附带的笔记。
我知道,有研究的人热切地接受传递给他们的所有关于其他国家和事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很少或根本不为人知。我将继续用铅笔写下我的笔记,并且,如果可能的话,以比过去更少的篇幅,不再是那么面面俱到的方式呈现。它们可能落在我以外的其他眼睛里,或者落在亲戚和朋友的眼睛里,笔记的个人细节从来不会令人不快,甚至是多余的……。所以,我正处于我出发的前夕,终于,一切都准备好了,或者说几乎准备好了。我正在考虑开始一次为期三年的远征,这可能会让我远离北京!但我感觉就像散步一样平静。我感谢上帝的安排。
法国驻清国特命全权公使拉利曼德伯爵(Charles de Lallemand)希望尽可能地促进戴维前往青海湖的调查旅行,他给了戴维神父推荐信。拉利曼德伯爵认为,对于前往西藏和青海的传教士来说,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偏远地区在多大程度上是中国控制的。法国公使馆的其他工作人员目前包括罗切瓦伯爵(Julien de Rochechoua)、蒙贝尔伯爵 (Montbel)、勒梅尔的第一位口译员,还有一个新来的年轻语言学生。在英国大使馆,英国公使阿礼国爵士告诉戴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骗子,让他小心。
戴维采集标本的四川雅安宝兴县邓池沟天主教堂全貌
经过一段时间休整,1868年5月26日,戴维开始第二次科学考察活动。6月5日,戴维搭乘保护天津侨民的法国军舰前往上海。原计划要到中国西部几省和四川考察,因为当时长江暴发洪水,各地无法通行,于是他用了几个月时间考察了江苏省镇江至江西省九江沿线的动植物情况。
下面的文章都来自于我对《戴维日记》的翻译,戴维在第二次考察中,详尽地记录了每一天不同时间的气温、大气压(不同的大气压代表不同的海拔,气温与大气压这一部分非常繁琐,对不研究气象的普通读者来说用处不大,所以基本删掉)、天气状况、到达的地方,当天发生的事情和收集的动植物标本种类。《戴维日记》的翻译是很有难度的,许多人的翻译一看就是利用软件翻译出来的,与真实的意思相去甚远,或者不知所云。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大家可能受到翻译通俗小说的影响,也用翻译软件来翻译专业文章,结果适得其反。因为戴维日记中涉及到许多动植物的学名,而动植物的学名都是拉丁文,一旦放到软件中翻译,软件很难识别法文中混入的拉丁名,最终翻译的五花八门。这些动植物的拉丁名需要单独提出来翻译,这样才能够准确。第二,即使你将这些动植物的拉丁名专门拿出来翻译,也往往与现在这些动植物的拉丁名对不上去。
主要原因是许多动植物都是戴维首次发现的,当时它们就没有拉丁名,有的就是当时有拉丁名,但是后来几经修改,现在与最初的名字相去甚远。还有一些动植物当时可能只发现了一种,所以给取一个名字,可是后来发现这种动植物有很多种类,原名字已经成了属名,无法准确定位戴维写的具体是哪一种的动植物了。还有就是用了一些当地的名字的拼音,法文与现在我们用的拼音有较大区别,很难分辨。第三,戴维是博物学家,文章包罗万象,包括宗教、历史、地理、动物学、植物学、气象学、矿物学等,都涉及大量专业知识和专有名词,这对翻译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许多人很难熟悉这么多的知识,因此翻译的参差不齐就在意料之中了。
文中,我对《戴维日记》不能够翻译出来的专有名词就用法文,基本不妨碍大家的阅读与理解。其中每一天的日记中用第一人称的是日记原文呈现;用戴维或者第二人称的是因为文章长度的限制,进行缩写的。当然我的法文水平也不高,难免有翻译不当的地方,所以,几经校正,尽最大可能保证翻译的准确。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