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组亮眼的数字:“十四五”期间,长春市预计接待游客6.8亿人次,实现游客出游总花费1.18万亿元,较“十三五”分别增长66%和40%。
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长春先后获评避暑旅游十佳城市、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等称号。
一组组数字、一份份荣誉,共同见证着长春文旅产业的跃升。“十四五”期间,长春市锚定“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目标,将文旅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以“文旅+”“+文旅”双向融合为路径,推动产业发展从“一季热”到“四季火”、从“景点游”到“全域游”的跨越式升级。如今,文旅产业已成为长春振兴发展的“新引擎”和城市形象的“金名片”。

新民大街花车巡游吸引众多游客市民观看
融合赋能,激活全域发展动能。“十四五”期间,长春深挖资源,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宽城子历史文化街区、人民广场陆续焕新开放,将历史资源活化焕新。历届长春电影节吸引电影人和影迷齐聚,长影旧址博物馆创新内容后外地游客占比提升,电影《茶啊二中》带动文旅消费,长春航空展成为“航空+文旅”标杆,一汽工业旅游基地等工业遗存转型文旅空间,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为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与此同时,伊通河综合治理将肆季南河等沿线景点“串珠成链”,长春市动植物公园“梦幻西游季”打造出现象级IP“雪饼猴”,净月-莲花山获批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绘就生态文旅画卷。
品牌提质,打造四季旅游标杆。聚焦“四时俱好是长春”品牌体系,长春深耕冰雪、避暑优势。冰雪品牌稳居前列,2024-2025雪季,仅长春冰雪新天地接待游客即超120万人次,瓦萨国际滑雪节规模更是创历史新高;夏季以“22℃的夏天”为名片,长春打造消夏艺术季,以多元产品带动消费;春秋推出特色节庆活动,形成四季联动格局,仅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长春即接待游客1590万人次、实现消费116.6亿元,外地游客接待量和星级酒店入住率均创历史新高。
基础夯实,筑牢产业发展支撑。长春完善政策体系,设立专项资金,经营主体快速增长。组建长春市文旅集团,引进华强方特等龙头企业,2025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文旅重点项目88个,计划总投资超1000亿元。如今,长春已拥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3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家、示范基地7家,孵化企业1400余家,年营收近50亿元。
为更好地服务游客,长春还构建“君至长春”数字文旅平台,实现“一部手机游长春”,一系列细节服务和“投诉即办”机制,更是让“亲民好客、包容大气”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十四五”期间,长春文旅产业实现规模、品质、品牌的全面跨越,彰显“长春就是长春”的独特魅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长春将继续聚焦“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建设,加快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世界级冰雪和避暑旅游胜地,推动文旅产业成为长春新的支柱产业,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来 源:长春政事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