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白日里行色匆匆的城市渐渐舒展身姿,换上璀璨的“晚装”。
从首都北京的潮流涌动,到江南水乡的古韵流转;从西部古城的历史回响,到南部都市的市井欢腾,如今的中国夜晚,早已不只是“逛夜市、吃夜宵”的简单快乐。一批独具特色的夜经济“顶流”打卡地,正像散落在神州大地上的星光,各自闪耀又彼此呼应,拼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夜间消费画卷。
接下来,就让我们循着灯光与烟火,去解锁这些藏着城市灵魂的“夜地标”,看看哪一处的夜晚,能戳中你想出发的心动。
01
北京三里屯:
时尚潮流的“夜之芯”
在北京的夜色版图中,三里屯无疑是最耀眼的潮流地标之一。
这片开放式街区打破了围墙的阻隔,将时尚与活力毫无保留地铺展开来,成为京城夜经济的“心脏”所在。作为北京朝阳“不夜之城”的核心节点,三里屯在2024年朝阳国际灯光节期间表现得尤为亮眼——包含三里屯太古里在内的14个重点商圈客流量超过1200万人次,较2023年同期上涨13%,其中三里屯太古里客流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带动重点商圈销售额达28亿元。
作为公认的“首店收割机”,三里屯汇聚了从国际奢侈品牌亚洲首店到本土设计师原创品牌的各类门店,橱窗里的限量款包包、最新季服饰与买手店中独具设计感的小众配饰,共同构筑起时尚爱好者的天堂。
另外,美食与娱乐更是为三里屯的夜晚增添了浓厚氛围。
米其林与黑珍珠餐厅以精致摆盘和顶级食材演绎高端美味,网红美食店前则排起长队,新颖口味与吸睛造型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目标。灯光节期间推出的朝阳美食观光巴士,作为京城首个能在车上实现烹饪的移动餐厅,试运营首周便接待游客超2000人次,成为三里屯夜间消费的新亮点。
除此之外,酒吧里动感的音乐此起彼伏,DJ熟练操控混音台,人们在舞池中随节奏摇摆,释放白天的压力。街边的艺术装置同样别出心裁:废弃材料拼接的雕塑充满创意,随光线变化色彩的互动装置引人驻足,让艺术与潮流在夜色中完美交融。
02
上海外滩:
百年风华与现代时尚的交织
从北京的时尚街头转向黄浦江畔,上海外滩以中西合璧的优雅气质,诠释着另一种夜的魅力。
作为中国夜经济第一梯队城市的核心地标,外滩所在的上海的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重已达38%,超过全国35%的平均水平,其夜间经济活力指数常年保持在95分以上。如果说三里屯的夜晚是随性新锐的电子乐,那么外滩的夜色便是庄重典雅的交响乐,同样令人心潮澎湃。
黄浦江畔的万国建筑博览群在夜色中尽显厚重底蕴。哥特式建筑的尖顶直插云霄,巴洛克式建筑的浮雕栩栩如生,和平饭店见证了无数历史瞬间,海关大楼的钟声承载着老上海的记忆。这些百年建筑在暖黄灯光的映照下更显庄重,与对岸陆家嘴的摩天大楼形成鲜明对比——东方明珠的球体在灯光下变幻色彩,上海中心如攀升的巨龙舒展身姿,环球金融中心的“开瓶器”造型独具特色。
夜游黄浦江是体验外滩魅力的绝佳方式。江风拂面带来清凉,灯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如散落的星辰般摇曳生姿。豪华游船搭载着游客穿梭其间,将两岸美景尽收眼底;而金陵东路渡口的东金线轮渡只需2元票价,便能让人以更亲民的方式贴近江水与建筑,这也成为性价比最高的“外滩观景线”。
03
西安大唐不夜城:
穿越千年的盛世华章
将目光投向内陆腹地,西安大唐不夜城正以穿越千年的历史韵味,在夜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
作为第二梯队城市中文化驱动型夜经济的典范,西安大唐不夜城日均接待游客达8万人次,节假日峰值更是突破20万人次。不同于外滩的现代繁华,这里的夜晚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游人在灯火中重温盛唐风华。
踏入街区,仿唐建筑的恢弘气势扑面而来。飞檐翘角、斗拱交错,屋脊上的瑞兽造型逼真,每一处细节都精心还原着唐代建筑的特色。红灯笼沿街道一路延伸,灯光璀璨如白昼,身着汉服的游客与NPC(非玩家角色)在此穿梭——有人身着华丽唐制襦裙,有人穿着帅气圆领袍,NPC则扮演着文人墨客、宫女侍卫,让人恍若置身长安街头。数据显示,大唐不夜城2024年接待游客达7475万人次,带动周边商业综合体销售额达33.12亿元,汉服产业综合消费约16亿元。
互动演出是大唐不夜城的点睛之笔。“盛唐密盒”中,房玄龄、杜如晦的扮演者以脱口秀答题的形式与游客互动,相关短视频全网播放量累计突破10亿次;“不倒翁小姐姐”的互动表演点位年均接待打卡游客超百万人次,成为抖音年度最火文旅IP之一。西安夜间演出市场年均增速保持两位数,大唐不夜城的票房收入占比第一,《长恨歌》实景演出常年一票难求,夜间场次上座率稳定在95%以上。
美食与文创让盛唐体验更加鲜活。肉夹馍外皮酥脆、内馅鲜嫩,凉皮搭配特制辣椒油酸辣开胃,甑糕软糯香甜……各类陕西传统小吃的香气弥漫街巷。文创店里,唐三彩摆件、唐宫夜宴主题书签、印有唐诗的折扇等商品琳琅满目,每一件商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游客馈赠亲友的佳品。
04
长沙五一广场:
舌尖上的夜长沙
如果说西安的夜是历史的厚重回响,那么长沙的夜便是市井的鲜活欢腾。
沿文化与美食的脉络向南,长沙五一广场的烟火气在夜色中愈发浓郁。作为“24小时城市”的核心载体,长沙2023年夜间消费占比超40%,五一商圈、太平老街等核心区域年接待游客1.5亿人次,“夜色最长沙”品牌享誉全国。
美食街区是五一广场的灵魂所在,堪称“吃货的天堂”。
百年老字号火宫殿里,臭豆腐、糖油粑粑、口味虾等特色美食一应俱全,古色古香的建筑内,小吃摊位前围满了大快朵颐的食客。黑色经典臭豆腐店前的长队成为独特风景,单店日均售出臭豆腐超2万份,节假日峰值突破3.5万份。长沙夜经济中餐饮占比达45%,仅五一商圈就聚集了超800家餐饮商户,2024年夜间餐饮消费额突破30亿元,其中坡子街湘菜夜市年营业额超15亿元。
本土茶饮品牌茶颜悦色的门店在街区随处可见,中国风包装与独特口味深受消费者喜爱。五一商圈内茶颜悦色门店平均每500米就有一家,单店日均出杯量达上千杯,夜间销量占据大头。古色古香的店铺内,水墨画装饰墙面,古典音乐萦绕耳畔,清新的茶香扑面而来。招牌产品“幽兰拿铁”顶层铺着撒满碧根果碎的奶油,下层茶底清香醇厚,成为年轻人手中的“标配”饮品。
购物与娱乐体验同样丰富多彩。步行街两侧,各大商场和品牌店铺鳞次栉比,从国际大牌到本土潮牌,应有尽有。平和堂、王府井等大型商场里,商品种类齐全,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物需求;一些本土潮牌店则以独特设计和亲民价格吸引着大量年轻消费者。太平街里,古老麻石路、传统长沙建筑与现代商业完美融合,特色小店、文创产品店、酒吧等分布其中,太平街建筑多为清代风格,灰墙黛瓦,木质结构,走在其中,仿佛穿越回过去。游客在此既能感受长沙的历史韵味,又能体验现代都市的时尚气息。
05
重庆洪崖洞:
现实版的“千与千寻”
顺着湘江水向上追溯,重庆洪崖洞的夜色中飘来火锅的醇香。
这座被誉为现实版“千与千寻”的打卡地,以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奇幻夜景,成为重庆夜经济的标志性符号,每天的客流量接近10万人次,带动周边商圈夜间客流量持续增长。
洪崖洞以巴渝传统吊脚楼为主体,依山就势、沿崖而建,房屋部分悬空,由木柱支撑,既适应了重庆多山的地形,又展现出独特的建筑美感。夜幕降临,暖黄色灯光点亮整座建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与嘉陵江的波光相互映衬,宛如一座金色城堡,将人带入神秘的童话世界。
洪崖洞的美食街区汇聚了重庆各地的特色小吃,火锅、小面、串串香、毛血旺等应有尽有。在这里,游人可以品尝到最正宗的重庆味道,感受山城美食的火辣热情。重庆火锅是必尝之品,锅底用牛油、辣椒、花椒等多种调料熬制,红亮汤汁翻滚,散发浓郁香气,毛肚、鸭肠、黄喉等食材在锅中烫煮后,蘸上香油和蒜泥等调料,麻辣鲜香,让人欲罢不能。小面也是重庆特色,面条筋道爽滑,汤汁麻辣浓郁,配上青菜、花生、肉沫等配料,简单却美味。
街道两旁的店铺里,摆满各种特色纪念品和手工艺品,如叶脉画、蜀绣、三峡石等,叶脉画用树叶叶脉制作,上面绘制重庆风景和民俗;蜀绣图案精美,针法细腻,每一件都蕴含着重庆地域文化特色,成为游客爱不释手的伴手礼。
除了欣赏夜景和品尝美食外,洪崖洞周边还有许多娱乐项目可供选择。
例如,人们可以选择乘坐长江索道,从空中俯瞰长江两岸夜景,将山城美景尽收眼底。长江索道是重庆的老牌交通工具,车厢可容纳几十人,当索道缓缓跨越长江时,脚下是奔腾的江水,两岸建筑和灯光一览无余,仿佛在空中漫步。
当然,人们还可以选择在嘉陵江畔乘坐游船夜游两江,近距离感受重庆山水的魅力,游船沿嘉陵江和长江行驶,沿途可欣赏洪崖洞、朝天门广场、重庆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夜景,船上还有导游讲解重庆历史和文化。
06
成都:
烟火与潮流交织的夜生活
从重庆的山地魔幻向西,成都的夜生活展现出别样风情。
这里既有老成都的闲适烟火气,又有新都市的潮流活力。春熙路商圈作为核心地带,将这份融合演绎得淋漓尽致。2024年上半年,春熙路商圈夜间客流量超1.2亿人次,夜间销售额占比接近五成,成为成都夜经济的重要引擎。
夜晚的春熙路灯火辉煌,人流如织。各大商场的外墙装饰着巨大的LED屏幕,播放着时尚广告与精彩视频,五颜六色的灯光将街区照得如同白昼。LV、Gucci等奢侈品牌门店装修华丽,橱窗里的最新款商品引人注目;ZARA等快时尚品牌则以多样款式与亲民价格吸引着年轻消费者。IFS大楼外墙上的爬墙熊猫雕塑更是标志性打卡点,这只高约15米的钢结构熊猫覆盖着白色陶瓷片,夜晚在灯光照射下憨态可掬,年均吸引超500万人次前来拍照。
当然,美食才是成都夜生活的灵魂。春熙路周边的龙抄手、钟水饺等老字号餐馆,在夜晚依旧生意火爆,龙抄手皮薄馅嫩、汤汁鲜美,钟水饺皮薄馅大、味道香辣,都是老成都的经典味道。而新兴的网红美食店同样人气高涨,主打创意川菜的门店将传统川菜与西式烹饪相结合,推出的“黑松露麻婆豆腐”等菜品备受青睐。街边小吃摊更是烟火气的集中体现,蛋烘糕外皮酥脆,奶油、肉松等内馅选择丰富;糖油果子外酥里糯,甜而不腻,每一口都是地道的成都风味。
除了春熙路外,成都的“24小时书店”等场所也为夜经济注入了文化活力。在灯火通明的书店里,人们或静坐阅读,或交流探讨,让夜晚的时光在墨香中流淌。烟火气与书卷气、潮流感的交织,让成都的夜晚既温暖又充满内涵。
根据2025中国城市夜经济指数,成都夜间消费占全天消费的比重达54.6%,全国最高;夜间餐饮消费占全天餐饮消费的比重为51.8%,位列全国第二。
07
小众打卡地:
藏在街巷的夜间惊喜
除了上述广为人知的“顶流”地标外,全国多地的小众夜市也凭借特色内容悄然走红,为夜经济增添了更多元的色彩。
杭州武林夜市以手作体验与创意氛围吸引着人流。摊主们现场制作的银饰、皮具、手绘饰品等手工艺品独具特色,游人可以亲手参与制作过程,感受手工创作的乐趣。夜市中的文创摊位更是亮点,将西湖元素、良渚文化融入书签、摆件等商品。数据显示,武林夜市日均客流量超6万人次,深受年轻人喜爱,偶尔举办的街头艺术表演,从民谣弹唱到魔术互动,更让夜晚充满惊喜。
苏州平江路夜游则是古韵与夜色的完美融合。这条拥有600年历史的古巷,2023年游客接待量突破3000万人次,成为全国首个“夜游经济十强街区”。在这里,青石板路在灯光下泛着微光,两侧的古桥与河道相映成趣,乌篷船缓缓划过水面,传来阵阵摇橹声。沿街的非遗店铺里,苏绣艺人飞针走线,核雕师傅精雕细琢,游人可以近距离观赏老手艺的魅力。茶馆中,昆曲、评弹的婉转唱腔萦绕耳畔,搭配一杯碧螺春,成为感受苏州温婉雅致的最佳去处。
这些小众打卡地虽没有“顶流”地标那般声名远扬,却以更细腻的体验、更浓厚的特色,成为夜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印证了中国夜经济“百花齐放”的繁荣态势。
08
结语:灯火里的城市活力密码
从北京三里屯的潮流涌动到上海外滩的古今对话,从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盛唐回响到长沙五一广场的市井欢腾,从重庆洪崖洞的奇幻光影到成都春熙路的闲适交融,这些“顶流”打卡地与其他小众夜市共同勾勒出中国夜经济的鲜活图景。它们并非简单的消费场所,更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活力的象征,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注脚。
而前文数字的背后,是政策的保驾护航——全国超200个城市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从财政补贴、基础设施升级到监管创新形成政策合力,如长沙创新“四容许”管理模式(允许摆卖特色小吃、允许售卖文化商品、允许现场制作展示、允许即买即走消费),降低了商户运营门槛;是业态的不断创新——“夜市+文创”“夜游+科技”等新模式持续涌现,北京朝阳灯光节融合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推出近300场特色活动;更是文化的深度赋能——本土文化与夜间消费的融合,让夜经济既有烟火气,更有文化味。
当夜幕为城市披上华裳时,这些打卡地便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物质与精神的纽带。它们用灯光点亮了经济的新增长点,更用温度温暖了人们的夜生活。在烟火气与时尚感的交织中,中国的夜晚正书写着独特的城市故事,见证着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铿锵步伐。
作者:薛阳达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刘强
排版:刘雅丹
1.
2.
3.
郑重声明 :本刊财富管理建议,仅供参考,风险自担。
求分享
求喜欢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