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晋中晚报】
“十四五”以来,晋中市文旅系统大力实施市委“156”战略举措,持续打好“文旅牌”,推动文化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与幸福产业。
旅游业发展蓬勃兴旺
晋中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以平遥古城为轴心方圆一百公里的明清晋商文化百科全书式的文旅生态圈“双百”工程,以“四城六院”承载的晋商文化、太行精神承载的红色文化、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民俗文化为根基,打响“怡然见晋中”文旅新IP,推出中国传统文化之旅、太行山水艺术之旅、休闲度假美食之旅等三大主题产品。2024年8月以来,“怡然见晋中”九大业态接待游客近700万人(次)。今年打出“到山西旅游、从晋中出发”新标识。山西旅游集散中心落地晋中市,将开通景区直通车。“十四五”期间,建成1337公里的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打造多元化精品示范和美乡村。2023年以来全市游客量年均增长28%,2024年游客接待量、总花费两项指标居全省第二。国庆中秋八天长假,接待游客459.3万人(次),再创新高。
文物保护利用有序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要求,“十四五”期间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资金2.82亿元,实施150个文物保护项目,完成65处低级别文物修缮保护。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文物事业保驾护航。昔阳钟村墓地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填补太行山西麓夏商考古空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公布511处可供认领认养的文物古建筑,促成46处由社会力量出资修缮。
文化事业建设不断提升
在公共文化服务层面,全市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均建成综合文化站(中心),并配套文体活动广场,初步构建起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艺术作品创作层面,30余部精品力作登上舞台,郑芳芳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新编晋剧获“五个一工程”奖,歌舞剧走进国家大剧院。在非遗保护传承层面,成功创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在广播电视层面,电视信号迈入数字时代,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9.7%、99.81%。
五年来,各县(区、市)成果丰硕。榆次区A级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数量在全省县域中居首位;太谷古城启动全面保护利用;祁县古城项目为法开署在我国实施的首个文化遗产类保护项目;平遥古城居全国AAAAA级景区百强榜前列;介休张壁古堡数字项目入选国家科技创新研发项目;榆社云竹湖入选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左权县案例入选全国优秀案例;和顺县有绝美自然景观;昔阳县入选全国试点县;寿阳县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晋中大地处处涌动着文旅热潮。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