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日历一页页翻过,立冬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却深深迷上东北风光的人,每到这个时节,我总忍不住想起辽宁铁刹山 —— 这座被无数人称作“祈福圣地”的仙山,在初冬时节有着独一份的韵味。不同于南方立冬时的温和,东北的冬天来得早也来得烈,而铁刹山的初冬,更是将清冷与热闹、静谧与虔诚完美融合,让人忍不住想奔赴一场不一样的立冬祈福之约。
若说东北的初冬有什么标志性景象,那一定是 “冷得干脆,美得纯粹”。立冬前的铁刹山,已褪去了秋日的绚烂,却多了几分清冽的风骨。山间的树木虽没了浓密的绿叶,却显露出遒劲的枝干,在淡蓝色的天空下勾勒出利落的线条;石阶上偶尔还能看到未化的薄霜,踩上去咯吱作响,像是在和游人打招呼;清晨时分,山间还会飘起淡淡的薄雾,把古朴的殿宇、挺拔的树木笼罩得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一般。站在山脚抬头望,清冷的风拂过脸颊,带着山间草木的清香,没有冬日的凛冽刺骨,反而让人觉得神清气爽 —— 这样的初冬景象,没有盛夏的燥热,也没有深秋的萧瑟,多了一份宁静与通透,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好好感受这份独属于铁刹山的初冬诗意。
而最让人惊喜的是,铁刹山的初冬,虽有清冷的景致,却从不缺热闹的氛围。进了山门往里走,就能听到五彩街传来的欢声笑语 —— 这里的小吃摊早已支棱起来,烤豆皮的甜味、烤红薯的焦香、还有各种东北小吃的酱香,顺着风飘得老远,让人垂涎欲滴。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手里的铲子不停翻动,热气腾腾的食物出锅时,白雾缭绕,瞬间驱散了初冬的凉意。来祈福的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在摊位前,有的捧着热乎的烤红薯边吃边聊,有的拿着刚买的小吃分给同行的家人,孩子们则在摊位间穿梭嬉戏,整个五彩街的热闹烟火气,与山间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却又意外地和谐,让人觉得温暖又踏实。
坐摆渡车来到老区,一路登山来到黑妈妈殿前,更是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季节的虔诚。即便到了初冬,这里依旧香火缭绕,前来祈福的人群络绎不绝。有带着父母来求健康的年轻人,有陪着孩子来许心愿的家长,还有特意从外地赶来的信众,大家在殿前静静排队,脸上满是庄重与期待。对着神像深深叩拜,将心底的祝福与期盼默默诉说,那一刻,初冬的寒意仿佛都被这份虔诚驱散了,心里只剩下满满的温暖。听当地的人说,铁刹山一年四季都是热门的祈福地,不管是春暖花开还是寒冬腊月,总有来祈福的人 —— 这份热闹,不是转瞬即逝的喧嚣,而是长久以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铁刹山“好磁场、强能量”的最好证明。
为什么说立冬来铁刹山祈福格外特别?作为二十四节气中冬季的第一个重要节气,立冬不仅标志着冬天的正式开始,更有着美好寓意。老人们常说,立冬这天的心愿最容易被“听见”,而铁刹山本身就是公认的 “能量宝地”,立冬时节来这里登高祈福,更是能让 “能量加倍、磁场加倍”。想象一下,在清冷的初冬清晨,沿着山间石阶慢慢登高,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独有的初冬风光;到了黑妈妈殿前,为家人祈求健康平安,为自己许愿顺遂如意;下山后再去五彩街逛一逛,吃一份热乎的小吃,把满满的暖意揣进心里 —— 这样的立冬,既有仪式感,又有幸福感,远比在家“猫冬”更有意义。
其实之前我也在其他季节来过铁刹山,但唯独对初冬的这里格外偏爱。或许是因为初冬的清冷让祈福的心意更显真挚,或许是因为热闹的市集让寒冷的季节多了份暖意,又或许是因为立冬这个节气本身就带着“新开始”的希望。今年的立冬,我已经约好了家人,准备再去铁刹山走一走 —— 去感受那份独有的初冬景致,去赴一场热闹的祈福之约,去收获满满的温暖与好运。
如果你也在为立冬去哪儿发愁,如果你也想在寒冷的季节里寻一份温暖与祝福,那不妨来辽宁铁刹山看看。这里有清冷的初冬风光,有热闹的人间烟火,更有能让心愿“加倍”的好磁场。相信我,这个立冬,来铁刹山感受不一样的祈福,一定会让你满载而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