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奇-里卡迪宫(Medici-Riccardi Palace),是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核心地带,也是美第奇家族崛起并掌握大权的起源之地。它不只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塑造了艺术、政治和文化的时代象征。
这里也是佛罗伦萨历史上两位标志性人物——老科西莫和洛伦佐·德·美第奇的故居。
美第奇-里卡迪宫建于15世纪后半叶,起初,老科西莫计划让著名的菲利波·布鲁内莱斯基设计这座宫殿。当时布鲁内莱斯基因设计大教堂和圣洛伦佐教堂而声名远扬,风头一时无两,但科西莫却改变了主意。
尽管布鲁内莱斯基的设计方案令人赞叹,但老科西莫认为这个设计可能过于奢华,担心会向佛罗伦萨民众传递错误信息。他希望美第奇家族展现出普通公民的形象,而非皇室风范。据说布鲁内莱斯基一气之下毁掉了自己的模型,而科西莫后来也对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
1444年老科西莫委托建筑师米凯洛佐进行设计,打造出了被视为第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家族宫殿。
美第奇家族在此居住了好几代人,直到17世纪,美第奇家族成员成为了公爵,先是搬到了旧宫居住,后来又迁至皮蒂宫。
1659年,美第奇家族将这座宅邸卖给了加布里埃莱·里卡迪侯爵,他是美第奇大公宫廷的一位管理者。
在里卡迪家族的拥有期间,这座建筑经历了许多变化,内部采用了17世纪流行的巴洛克风格。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这座非凡地标的历史与艺术魅力吧。
宫殿的外立面是那个时期的经典范例。这种“粗面石工”效果既显得庄重威严,又不失优雅。“庄重威严”以彰显家族的重要地位,“优雅”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审美观念保持一致。
在底层,外观厚重且粗糙,粗糙的石块向外突出。窗户装有铁栅栏,以防发生叛乱时有人闯入。
随着建筑向上延伸,二层的外观更加平滑,砖块(实际上是灰泥装饰)更小,建筑看起来也更轻盈。
注意那些呈“凯旋门”形状的窗户,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另一个常见特征,其灵感源自古代广泛存在的罗马军事拱门。
建筑的顶层有着精致优雅的立面,为建筑外观增添了一种轻盈的感觉。
这种从粗糙厚重到平滑精致的粗面石工效果在佛罗伦萨很常见,而美第奇-里卡迪宫是最早采用这种风格的宫殿之一。
整个宫殿呈长方形,由粗糙的佛罗伦萨褐砂石建造而成,外观坚固,形似堡垒。宫殿共有三层,底层用于公共活动(高大的拱形门道,可供马匹和马车通过),一楼(第二层,即主楼层)是整个家族的住所,顶层则是厨房和仆人的住处。
上图为融入建筑外墙的石凳的图片,这是人们等待轮到自己进去与科西莫交谈时可以坐的地方。
从家族纹章的变化可以很容易看出扩建的分界点:最初的窗户上方是美第奇家族的圆球纹章(他们最早卖过药,所以家族的纹章便是小药丸),里卡迪家族建造的扩建部分的窗户上方是里卡迪家族的钥匙纹章。
走进主入口,穿过一个筒形拱顶的门廊,便来到了庭院。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宫殿的核心区域,庭院是15世纪设计风格最精致的体现之一。这里被设计成举办聚会的场所,也是求见美第奇家族,尤其是洛伦佐·德·美第奇的人等候的地方,据说洛伦佐经常让访客等上好几个小时。
庭院风格优雅纯粹,有两层开放式回廊。回廊上有一圈高高的壁缘,装饰着多纳泰罗工作室创作的圆形浮雕。这些浮雕通过灰泥拉毛技艺绘制的植物花饰和缎带相互连接,形成了精美复杂的图案和鲜明的对比。
庭院中央由巴乔·班迪内利创作的《俄耳甫斯》雕塑,借鉴了梵蒂冈博物馆经典雕塑《观景台的阿波罗》的元素。
17世纪,里卡迪家族对宫殿进行了改造,增添了奢华的里卡迪画廊,也被称为镜厅。这个小巧而奢华的房间是里卡迪家族在17世纪拥有这座宫殿时增建的。对了,1938年,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还在里举行了晚宴。
正如其名,房间的金色墙壁上装饰着镜子,镜子周围是精美的金色装饰,营造出空间感和宏伟的氛围。天花板上的错觉主义壁画由卢卡·焦尔达诺绘制,描绘了神话场景,角落处是寓意美德的形象,中央是《美第奇家族的神化》。整个画面以美丽的海蓝色为背景,焦尔达诺的绘画风格清新活泼。
现在,重点来了!美第奇 - 里卡迪宫的皇冠明珠——令人惊叹的三王礼拜堂,就隐藏在主楼层,这个非常小巧、古朴而迷人的礼拜堂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基本保持完好,仍然保留着所有的原始陈设。
这座私人礼拜堂仅供美第奇家族进行个人祈祷和宗教仪式,在15世纪实属罕见,建造时还需得到教皇的特别许可。1459年,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贝诺佐·戈佐利在礼拜堂内绘制了宏伟的壁画,他曾受吉贝尔蒂和弗拉·安杰利科的教导。尽管戈佐利使用的色彩更为鲜艳,描绘的风景也更具奇幻色彩,但仍能看出安杰利科对他的影响。
他的作品描绘了三位智者前往伯利恒朝拜刚出生的耶稣的场景。这些壁画特别有趣的地方在于,美第奇家族成员被描绘成智者的形象,这实际上是一幅罕见的集体肖像画。
尽管在绘制这幅画时老科西莫已经去世,但他也被画了进去(戴着红色帽子,身着黑衣)。老科西莫骑着一头驴,这是对耶稣谦逊的一种微妙暗示;洛伦佐·德·美第奇则以一个骑着白马的小孩形象出现,彰显了他的重要地位。洛伦佐的弟弟朱利亚诺在帕齐阴谋中惨遭杀害,他也出现在壁画里,这凸显了美第奇家族与神权和皇室的联系。
礼拜堂的祭坛上摆放着菲利波·利皮《圣婴崇拜》的复制品。1494年美第奇家族暂时被逐出佛罗伦萨时,原作被盗(一说原件现在柏林)。礼拜堂的天花板十分引人注目,采用醒目的菱形设计,上面刻有“semper”(意为“永远”)一词,强化了美第奇王朝将延续下去的寓意,这既是向家族的支持者,也是向敌人宣告他们的权力。
走出礼拜堂,您会回到走廊,从这里可以进入查理八世沙龙,这个房间的名字让人想起查理八世驱逐美第奇家族后在宫殿里居住的那段时间(1494年,法国国王查理八世为扩张势力入侵意大利。当时佛罗伦萨由美第奇家族统治,因内外矛盾失势,被查理八世支持的势力驱逐)。
这个房间曾是皮耶罗·乔托和洛伦佐·德·美第奇的住所。房间的格子天花板相当特别,于17世纪中叶添加,上面装饰着莨苕叶和里卡迪家族的纹章。在这里,您还会看到巨大的水晶吊灯,还有很多壁画、挂毯和绘画作品。
在众多描绘圣母玛利亚的画作中,行会胜利厅中利皮的《圣母与圣子》最为引人注目。这幅画位于一个大理石贝壳状的壁龛内,描绘了圣母玛利亚和耶稣脸颊相贴、温柔相拥的场景。画作的细节精致入微,人物温柔的表情和细腻的纹理,都体现了利皮在文艺复兴艺术上的精湛技艺。
利皮的故事很有意思,他是15世纪一位才华横溢却又充满争议的画家和修道士。不过尽管他生活不羁,但仍得到美第奇家族的支持。他与成为他缪斯的修女卢克雷齐娅·布蒂的恋情广为人知,后来他被允许还俗,专注于绘画创作。在美第奇家族的赞助下,他创作出许多将宗教虔诚与人类情感相融合的杰作。
对了,别忘了去地下室参观大理石博物馆,从骡马庭院可以进入。这座博物馆收藏了里卡迪家族精美的古罗马雕塑和半身像。其中最出色的藏品包括维比娅·萨宾娜(哈德良皇帝的妻子)和卡拉卡拉皇帝的原作半身像,还有奥古斯都和阿格里帕的石膏模型,原作现藏于乌菲兹美术馆。此外,馆内还有古代文物,能让您更深入地了解美第奇家族的影响力,以及他们对艺术和文化的热爱。
参观完宫殿内部后,可以花些时间在宁静的围墙花园里漫步。花园里种满了橘树,橘树是美第奇家族的象征,在这里您可以远离佛罗伦萨繁忙的街道,享受片刻宁静。
花园大门两侧立着森林之神的雕像,一座表现阿瑞斯的阳刚之气的大理石雕塑位于花园中央,据说这座雕塑描绘的是里卡迪家族的一位成员。
原本,人们可以在这里看到更多文艺复兴时的艺术作品,比如多纳泰罗著名的雕塑《朱迪斯与荷罗孚尼》及《大卫》都曾放置在美第奇宫(不过现在你可以在巴杰罗美术馆看到它们,领主广场也有其复制品)。1494年,美第奇家族暂时被逐出这座城市时,市民们来到这里洗劫了这座建筑,带走了许多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
参观小贴士:
地址:意大利佛罗伦萨卡米洛·卡沃尔大街3号
开放时间:周三闭馆,其余时间上午9:00至晚上7:00;
门票信息:门票价格为15欧元;淡季门票价格为10欧元。可在线预订预售门票,每张需额外支付1.5欧元的预售费用。每张门票仅在选定日期和时间段内有效。当天门票无法在线购买。
整个建筑参观时间建议预留1 - 1.5小时;需要注意的是,三王礼拜堂每次限制15人进入,每组最多参观15分钟。
注:网飞的剧集《美第奇家族:翡冷翠名门》,并没有在这里取景,剧中的场景是在皮恩扎的皮科洛米尼宫拍摄的,所以你也不会在美第奇 - 里卡迪宫看到剧中的场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