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张掖,85公里
从肃南县城有去青海祁连县的公路,为G213线。自驾车行程152公里,行车时间约3小时。2021年3月2日,因为打通了祁连山腹部的东山隧道,行程缩短一半。
现在,这条路被称为“九号公路”肃南段,仅用一个半小时,就可达祁连著名的卓尔山景区。
沿途雪峰雄奇,丹霞炫彩,黑河大峡谷断崖流云,荒林中野生动物悠然自乐,网上冠名“祁连山最美风景线”。
再从卓尔山走百里油菜花的门源,回西宁。
正好形成了青甘大环线的闭环。
但我们把兰州设定了起点与终点,若往祁连县走,那要绕道峨堡又往北,重新回到河西走廊。
我俩嚼着馕饼开会。
小君在手机屏演示路线,觉得峨堡至山丹的路况不太明确且费时间。尤为重要的是会错过肃南的冰沟丹霞和张掖的七彩丹霞。
“你这是舍近求远。”小君说。
“那就让未知留给未知吧。”我黯然同意。
方向盘在她手里,我必须妥协。
车往东行,草原从后视镜一路退隐,面前是光秃的高山。渐渐地,沿途山崖开始出现褐红色,丹霞地貌在苍茫间呈现出它的温暖。
冰沟丹霞就在肃南临近临泽的广阔山间。
这是干旱地区最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其分布区域达300平方公里。
连绵不断凹凸起伏的孤峰残丘,以浑黄褐红为基调,展现出刚劲雄奇之美。
风刀横切凹槽,形似窗棂。
叠岩隆起的高丘,像西方的宫殿。
罗马式的泥状廊柱,夯地擎天,蔚为壮观。
眼前各式各样的丹霞峰岩,任你驰骋想象。
最引人入胜的是名为“卢浮魅影”的景观,宽达150米,高逾50米。其为城堡状砂岩地貌的典型代表。它的外形酷似法国卢浮宫,轮廓清晰,线条简练。
有意思的是,在“卢浮魅影”砂岩陡崖近旁,有一高3米的丹霞坐像,被称为“埃及法老”,看上去如我们印象中的法老胡夫,眼、鼻、口,天然自成。
他神情凝重地注视卢浮宫,心中正构思沙漠中的“金字塔”。
冰沟丹霞,正是以参差高低,嶙峋多姿的自然彩雕,而跻身世界地理奇观的前列。
如果说冰沟丹霞是以自然造型为胜,那么,与它只相差十余公里的“七彩丹霞”,则以炫酷的色彩引领了这天地绝美。
七彩丹霞地处临泽县倪家营乡。它与肃南县的冰沟丹霞,都属于张掖市。从地理分布来看,其实都是同一丹霞地貌群落。
地球白垩纪,也就是6500万年前,张掖是一个巨大的内陆湖,随着青藏高原的抬升,大湖渐渐消失,湖底的砂岩混合泥土形成丘陵。风力、流水、冰雪,不断地侵蚀这片湖底隆起之地,加之铁、硅、锰等矿物质沉淀,于是,便出现了地理学概念中的“彩丘”映像。
小君说我是在臆想。
我说,你仔细看丹霞沉着的裂隙间,那一道道白色的,一定是远古的贝壳。
我俩吃力地爬坡,走在被称为“虹霞”的木栈桥上,眼前波涌般的山丘,犹如上帝之手打翻的染色盘,在褐红色基调中,纷呈了黄、橙、青、灰、紫、蓝、白等诸多的颜色。
大地尽染,心灵为之震撼!
“要是今天有阳光,拍摄会更好看。”小君嘟哝。我说:“你就知足吧,已经够饱眼福了。”她就讥讽我是一个不求上进的老头。
张掖这“七彩丹霞”被外界所知,还真要感谢在大自然中寻美的摄影家。1984年以来,大量美景被“咔嚓”记录显影后,博得了全世界的眼球。2015年,才有了“国家地质公园”。
而张掖市把它作为景区开放,至今才5年。
但每年游客递增的增速一路高涨。
2024年,已突破300万。
“七色丹霞”被称为“全球最刻骨铭心的22处风景之一”。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誉其为“世界地理奇观”。它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丹霞”一词,出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后被地质学家应用为地貌的冠名。
沉淀并闪烁着山丘的色彩,诉说着关于美的童话。
“七彩丹霞”,是大地写给天空的情书,是关于远方和诗——给我们的最动人的寄语。
作者介绍
陈云其,诗人,散文家,词作家,国家一级导演。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系中国当代军旅诗坛的重要诗人,其海洋诗和水兵诗影响深远。
著有诗集《桅顶上的眼》《往事深吻》《低下头并且记住》《一生都在下雨》《两朵云的故乡》《渐离》《利刃划过时间》《掩面眺望你》等,歌词集《送你一朵黄玫瑰》,艺术专著《晚会策划与导演》,散文集《日影如尘》,旅行笔记《高原伴旅》,中短篇小说有《嘎老兵》《碰垫》《并非多余的猫》《红鸭子》等。
《海盗与魔鬼》《喋血三江口》《敦煌梦寻》等电视剧编剧,电视连续剧《相约来世》的总制片人,编导有《同心曲》《沸腾的港湾》等30余部电视专题片和纪录片,策划和导演了百余台大型晚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