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济南市旅游宣传推广中心邀集VV爬不动、北寒、曹勇琦等10余位文旅领域知名大V,组成巡访团深入督城隍庙、后宰门街、浙闽会馆等核心文化片区,开展沉浸式巡访体验与主题宣传推广活动。活动期间,巡访团在微博发起#解锁济南城市新玩法#热门话题,累计创作发布图文、短视频作品62个,话题热度一路攀升至7256,成功跻身同城话题榜TOP10,以年轻化传播矩阵让济南文旅新风貌精准触达更广泛受众。
巡访首站聚焦督城隍庙——这座山东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隍庙,其明代遗构山门历经岁月洗礼,木构砖瓦间沉淀着厚重历史底蕴。如今的古建打破静态展示的传统模式,多元业态的植入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茶文化展区茶香袅袅,汉服体验区衣袂飘飘与古建氛围相得益彰,文创商店内的特色周边承载着鲜活的济南记忆。工作人员介绍,古建开放严格遵循“保护为先、合理利用”原则,在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通过沉浸式体验让沉睡的古建“活”起来,续写老济南的文化基因与时代篇章。
沿着泉城文脉,巡访团走进紧邻大明湖的后宰门街。青砖灰瓦的古朴民居与琳琅满目的特色商铺相映成趣,完美诠释了济南“老城烟火与文化韵味共生”的独特气质。作为济南古城保护的关键节点,街道完整保留了老济南的街巷格局,沿街既有传承百年的老字号坚守匠心,也有新潮咖啡馆、文创店注入活力,传统与现代在此自然交融、和谐共生。这里没有过度商业化的喧嚣,唯有老济南的生活底色温润绵长,成为读懂泉城烟火气的最佳窗口。
济南唯一的省级文保会馆建筑——浙闽会馆,自9月底焕新开馆后升级为“浙闽鲁会客厅”。戏台之上,越剧、闽剧等非遗唱腔婉转悠扬;馆内,浙闽鲁非遗展示区、茶戏文化体验区等功能空间错落分布,尽显文化交融之美。“我们以‘以戏聚客、以客彰文、以文促商’为发展模式,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现场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会馆已与多地商会达成签约合作,未来将成为联结乡情、推动产业合作的“经济纽带”,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向赋能。
从古城片区出发,巡访团很快抵达9月底刚启幕的济南剧院。这座场馆与韩美林艺术馆形成“一院一馆”文化景观区,总坐席达1170座,涵盖中型剧场与黑匣子剧场,作为“原址回归”的城市文化地标,可满足话剧、音乐剧、地方戏曲等各类演出及会议、培训需求。据现场负责人介绍,剧院以“国际视野、齐鲁特色”为定位,未来将依托中演院线优质资源,打造成为辐射山东、面向全国的文化艺术交流高地。
此次网络名人巡访活动,不仅以年轻化、场景化的传播方式解锁了济南文旅的新表达,更生动展现了城市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上的探索成果。从历史古建的“新生”到老街烟火的“延续”,从非遗文化的“传承”到现代场馆的“赋能”,活动让济南的文化底蕴与时代活力被更多人看见,为城市文旅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也为同类城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