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何春阳
11月6日,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的近40位外宾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开启了他们在重庆的文化参访之旅。
11月6日,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的近40位外宾走进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活动主办方供图
上午9时30分,外宾们步入《壮丽三峡》展厅。喀斯特地貌的巨幅画卷映入眼帘。从“造化三峡”的奇崛地质演变,到“山水之间”的猿啼渔火;从“三峡风流”中李白杜甫的千古诗篇,到“永远的三峡”里工程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壮举——外宾们循着文物脉络溯源巴渝文明,时而俯身细看汉代陶俑,时而驻足于夔门复原场景前,细品重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随后,外宾们走进《城市之路》展区。开埠时期的老地图、爬坡上坎的缆车模型、抗战烽火中的英雄群像、直辖后朝天门航拍的流光溢彩……五个单元如时光隧道,将山城百年沧桑娓娓道来。身在其中,外宾们不时举起手机拍照交流,“沉浸式”感受重庆在城市建设中的巨大变迁与崭新面貌,对重庆的发展成就由衷称赞。
据悉,作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以11.5万件套馆藏织就巴渝文明经纬。主馆与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等五馆联动,年均接待观众超300万人次,已成为文明互鉴的一个重要平台。
沙特广播电视局纪录片中心主任拉伊德·本·阿卜杜拉·穆拜里克用“创新、壮美、魔幻”三个词概括他对重庆的印象,并感慨:“三峡博物馆内容丰富厚重,既能领略重庆的壮美风光,也能感受重庆人的独特风采。”
苏丹驻华大使公使穆罕默德·哈桑参观后表示,重庆是一座兼具美丽风光与悠久历史的文化之城,此次参访让他更深入地领略了重庆历史底蕴、中华文明魅力及当地特色文化。
“从重庆的古今发展中,我能看到这座城市的科技进步与发展活力。如今,重庆在国际舞台上已经拥有一张鲜明名片。”在他看来,中阿论坛是搭建起中阿友好交流的重要平台,可以助力双方文明互鉴,期待中阿友谊长存,持续深化合作。
原稿点击>>近40位阿拉伯外宾“探馆”山城 关注些什么→-重庆日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