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拉开帷幕。进博会既是促进全球经济贸易合作的盛会,也是以文化交流连接世界各国的重要桥梁。
作为一扇通向世界文化的窗口,国家展向来是观众的“必打卡之地”。本届进博会国家展共有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各参展方通过特色鲜明的展台设计与丰富新颖的展示形式,呈现发展水平高、合作潜力大的行业和领域,并彰显各自文化理念的独特魅力。
570余项展品绘出中国发展新图景
开幕首日,记者步入国家展,只见中国馆前人流如织,观众正排队等待与展馆主屏幕这片鲜亮的“中国红”合影。
“中国红”不仅是展馆的视觉焦点,更映照出中国发展的崭新图景。据了解,本届进博会中国馆共展出570余项展品,数量创历史之最,全面展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最新成果。嫦娥五号、嫦娥六号采集的月壤样品与月球科研站沙盘勾勒出中国探月工程的坚实足迹;CR450动车组模型配合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亲身感受“最快高铁”带来的震撼;中国商飞全系列产品模型则展现出国产大飞机的独特魅力与卓越性能......

图为观众正在拍摄月壤样品。

图为观众正在体验CR450动车组沉浸式模型。

图为观众正在参观灯塔工厂模型。
中国创新正跑出“加速度”。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世界第十位,是十余年进步最快的国家;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3.6万亿元,投入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保持世界第一位,有效发明专利数突破400万件。
在人工智能这一全球竞逐的前沿领域,中国科技企业也在竞相推陈出新。站定、瞄准、加速、射门——Booster T1机器人行云流水的射门动作,引来现场观众的阵阵惊叹。据北京加速进化科技有限公司商务经理李章宇介绍,这款机器人曾在今年巴西举办的RoboCup世界机器人足球赛中夺冠。
图为Booster T1机器人正在准备射门。
体验过机器人足球的精彩,观众还可步入一旁的“未来小巴士”,感受智慧出行的无限可能:车内数字人实时播报站点信息,娱乐系统支持观影、听歌,乘客甚至能品尝由机器人制作的饮品。

图为观众正在了解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机器人。
上海术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示的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机器人可帮助中风后神经受损、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患者佩戴设备后,仅凭运动意念即可操控机械手完成抓握动作。另一边,全球首款载人近地飞行器也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咨询。据酷飞(浙江)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采用桨扇安全技术及AI无感操纵驾驶系统,目前正逐步推进在文旅体验、应急救援等场景的落地应用。
图为观众正在咨询载人近地飞行器。
随着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不断融合,科技成果正加快走进日常生活。李章宇告诉记者:“作为具身智能开发平台,我们近期推出的Booster K1机器人将拓展至家庭领域,提供陪伴、照护等服务。”
全球好物汇聚 开启沉浸式文化体验之旅
国家展不仅呈现了中国“十四五”期间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最新成就,更吸引千姿百态的各国艺术与文化在此交汇融合。
推开这一扇扇“国门”,从展台设计到展品陈设,各国人文风情扑面而来。今年正值中瑞建交75周年,瑞典馆以“携手共创可能”为主题,集中展示绿色科技、数字化和高端制造等领域的最新成果。此外,展馆特别设立瑞典饮食文化展示区及“Fika”咖啡休憩角,让观众品尝传统北欧糕点,沉浸式体验瑞典“Lagom”(恰到好处)的生活哲学。
图为观众正在了解瑞典展示的机械装置。
哥伦比亚馆将亚马逊雨林“搬”进了进博会。水帘装置与葱郁的热带景观植物相互映衬,让观众仿佛置身南美秘境。展台上,精品咖啡与巧克力、珠宝首饰、天然化妆品与民族手工艺品共同讲述着这片土地的丰饶与热情。

图为哥伦比亚馆。
格鲁吉亚馆则通过巨幅LED屏幕,动态呈现欧亚交汇处的壮丽风光。展馆内,奎弗瑞陶罐向观众展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罐葡萄酒酿造工艺;德马尼西古人类面部重建模型重现数百万年前的人类文明;著名史诗《虎皮武士》讲述格鲁吉亚古典文学时代关于友情和爱情的纯真故事。
图为格鲁吉亚馆。
尼日利亚馆展商扎戈·巴希尔·艾哈迈德(Zago Bashir Ahmed)告诉记者,除农产品外,今年尼日利亚还专门带来了特色民族服饰,并将在进博会期间举办服饰展示活动。“我们希望让更多中国人了解尼日利亚,进而拓展更多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他说。

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向尼日利亚展商了解来自当地的展品。
记者了解到,通过往届进博会的展示,尼日利亚农产品订单持续增长,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提升。这样的故事在进博会上不断上演,成为中国持续扩大开放、与世界共享市场机遇的生动注脚。
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大机遇
在赞比亚展馆,布雷恩韦夫·拉姆森·蒙巴(Brainwave Rainwave Ramson Mumba)正热情地向观众介绍产自当地的各色矿石。这些矿石被打磨成圆形、梨形与公主方形等不同琢形,在展台灯光映照下流转着细腻的光泽。

图为布雷恩韦夫正在向观众介绍当地生产的矿石。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进博会。”布雷恩韦夫说道,“上一次我们在这里对接了许多新客户。虽然我们在赞比亚主营矿业,但进博会为我们打开了新的思路,让我们开始关注以往没有关注过的矿石。”
本届进博会不仅迎来像布雷恩韦夫这样的“回头客”,也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新展商。在乌干达展馆,首次参展的展商伊万·阿特温(Ivan Atwine)带来了风味独特的咖啡豆。“进博会平台帮助乌干达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所以我今年选择来这里推广我们的咖啡。”他表示,“进博会是国际性的舞台,我相信在这里不仅能结识中国伙伴,还能与各国友人建立联系。或许,我还能找到对咖啡业务感兴趣的投资者,甚至达成更深度的合作。”

图为观众在布隆迪馆前品尝特色咖啡。
各国展商对进入中国市场充满期待。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始终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新机遇。从第一届开始,进博会一直积极为最不发达国家参展提供便利。本届进博会进一步扩容升级原有非洲产品专区,推动所有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及53个非洲建交国的企业和产品充分享受“零关税”待遇。
布雷恩韦夫表示:“去年我们在这里取得了不错的销售额,希望今年能更进一步。我们不仅追求销量的增长,还希望拓展高价值的合作伙伴关系。因为目前我们的矿石多以原始毛料形式出口,期待能通过合作,推动产品向精加工方向转型,让赞比亚矿石以更精美的形态走向国际市场。”
文|摄 记者 黄芷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