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深秋,趁着11月初难得的晴朗天气,我和老公驱车到唐山逛吃。
记忆中的唐山是和大地震连在一起的,因为天津和唐山离得很近,也受到地震波及,屋倒墙塌,损失惨重。1976年后,开始建设新唐山,2000年左右唐山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记得曾作为标杆进行过宣传。
近两年短视频带火了“河头老街”,原来的“运河唐人街”变成沉浸式文化体验街区,吸引了大量周边地区的游客来此娱乐,十一假期我就想去看看,但是担心人多路堵,一直拖到了11月终于成行。
我们驱车先来到大唐兴国寺,一座仿唐代建筑风格的寺庙,里面供奉五方佛。运气不错,正赶阴历十五十斋日,僧众在大殿诵经做法事,驻足倾听,心下瞬间安宁。今天来寺庙的香客不多,寺院里花椒树葱郁,湖水清幽,很好地营造了“微禅”理念的氛围。
从大唐兴国寺驱车去往南湖公园,远远看到一片银杏林,金黄的落叶铺满小径,阳光穿过枝叶洒落下来,脚下踩着秋天的诗意。由“桃花潭门”进入,一池残荷在微风中摇曳,几树枫叶红得跳脱,与周围仍显翠绿的叶片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
穿过龟石山来到湖边,塔、桥倒映在湖水中,与游船遥相呼应,一幅秋天的水墨画跃然眼前,经过梅园、牡丹园、玉兰园又回到植物园门口,肚子咕咕叫了,去“唐山宴”吃午饭。
一声锣响伴随一句“来且了”,我们走进唐山宴敞开的大门,网红小吃先逐个排队吃一波。小山炸糕外脆里糯;棋子烧饼推荐肉馅;饹馇酥脆,口味很多;唐小主酸奶青提味道特别;小山锅贴皮比馅大;听着皮影戏,看着一池肥锦鲤,我吃完最后一口饹馇面,已经到了“扶墙走”的境界,那就去河头老街溜达消食吧!
从北门一进来满眼的大红色明清仿古建筑让我穿越了,着唐装的NPC们散落街旁,旁边站满互动的游客,猜字谜、猜拳、猜丁壳、背唐诗、拼七巧板、才艺表演,胜出者赚得银票,拿银票可以兑换礼品。为了赚银票,大家绞尽脑汁,跃跃欲试。作为文学爱好者,我参加了“猜字谜”和“背唐诗”游戏,顺利赢得四张银票,凑个热闹果然心情大好。
在盛世码头我俩看了会儿“天女散花”和歌舞表演,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忙起身赶往“唐王东征”剧场,故事以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句丽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融合马术、杂技、火壶、打铁花、刀马旦等非遗表演,通过沉浸式场景营造“5D穿越体验”,其中,“凤凰飞天”一幕最为精彩,铁花炫亮天空,鼓乐齐鸣,号角声声,旁白声中我仿佛回到了盛唐。
夜色阑珊,运河旁边的“不倒翁”小姐姐和游客互动握手;耳边传来评剧《花为媒》“报花名”片段;“说媒招亲”的舞台边喊声一片;一艘游船缓缓驶过;同时前面有孩童擂响了大鼓;不远处的暖心驿站旁人来人往,这里有免费梨汤供应;我想传说中的“大唐盛世”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步出河头老街已经八点多钟,身旁仍然有人群不断涌进,唐山果然是崭新的,就像凤凰涅槃一般,经历了从灰烬到重生,走过从倾覆到矗立的过程,直到最终走到现在的包容与温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