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矢莉莎
去年在上海停留的两个月里,最令我念念不忘的是那一辆辆在街道上安静滑行的巴士。尤其是车顶以电线为轨迹的无轨电车,成为我旅居上海的日子里最钟意的交通工具。在日本,这样的无轨电车几乎难得一见。初见时的新奇固然让我惊讶,可真正让我喜欢上它的原因,却不是“稀有”,而是它带来的信任与安心。对于一位异乡人而言,无轨电车车顶上的那一条条悬在空中的电线,稳稳牵引着车身,将我毫不偏差地送抵目的地。
上海的巴士开得不急不躁。站名多由两条街道拼合而成,既朴素又清晰,让初来乍到的我毫不紧张。再拥挤的路段,坐在巴士上也无需与人潮相撞,还能以比步行略高的视角俯瞰街景。与此同时,我也曾尝试乘地铁,但车窗外黑暗的隧道,总让我错过上海真正的表情。
这段旅居始于上海作协的邀请。感谢作协的安排,我有幸能够在静安区的一家宾馆里独自生活了2个月。宾馆地处南京西路地铁站附近,闹市喧嚷,灯火缤纷。最初我乘地铁去南京东路、人民广场和外滩,看景、购物、惊叹不已;再后来打车赴约,与朋友见面;渐渐熟悉之后,我骑起共享单车,穿梭街巷,去做按摩、做美甲——唯独巴士,是我最后才鼓起勇气解锁的交通方式。可一旦熟悉,我才发现它是最贴近城市灵魂的旅伴。
有一次,我搭巴士去了上海动物园。园区远比想象宽阔,还有日本少见的金鱼展区。金鱼在巨大水槽中舒展游弋,鳞光摇曳,我竟忘了时间流逝。华南虎、大熊猫也让我惊喜万分。而最令我动容的,是长颈鹿的投喂区——它们伏下高昂的头,埋入食槽狼吞虎咽般进食,与我隔着玻璃、平视相望。那双大眼睛、灵敏的耳朵、奇异的神态与修长的脖颈, 无一不让我兴奋不已。
总而言之, 上海的巴士带给我太过独特的体验。若还有机会再赴上海,我想我仍会先去搭一辆巴士,车窗会重新替我展开那一页页仍未读完的城市篇章。(陈晨 译)
原标题:《十日谈·外国作家看上海 | 绵矢莉莎:上海巴士》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吴南瑶 王瑜明
来源:作者:(日本)绵矢莉莎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