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杜甫笔下“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繁花似锦,遇见李白诗中“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的由衷赞叹,成都,这座以“锦”为名的城市,早已将千年织造的记忆编织进它的文化基因。
11月6日,“锦绣青羊·织造未来”——百城百艺·青羊蜀锦高质量发展推介活动上,成都市青羊区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三条以蜀锦蜀绣为主题的特色研学旅行线路,邀请公众循着诗词意境,开启一场从历史深处走向世界舞台的非遗深度体验之旅。
线路一:技艺溯源之旅——从经纬之间到世界舞台
研学线路:成都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蜀锦蜀绣非遗工坊
此条线路串联起成都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与蜀锦蜀绣非遗工坊,参与者不仅能探寻古蜀文明的丝织密码,更能亲身感受锦绣丝织的匠心与智慧。研学主题聚焦于蜀锦蜀绣的历史源流与活态传承,让参与者在经纬交错间,理解“锦官城”的历史定位,并通过亲手体验,将古老的匠心智慧转化为坚定的文化自信。
线路二:城市寻踪之旅——于街巷烟火中遇见非遗
研学线路:文殊坊非遗街区——宽窄巷子——清源社区
该线路引导参与者漫步于文殊坊非遗街区、宽窄巷子,深入探访清源社区。这恰是陆游“成都有桑麻,桑麻蔽原野”的民生画卷在当代的生动延续。研学主题旨在深入城市肌理,发现蜀锦蜀绣如何从历史中走来,融入市井烟火,成为艺术品、文创商品乃至社区情感的“粘合剂”。参与者将在街巷之间,见证非遗如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激活当代生活的美学空间。
线路三:织造探秘之旅——从传统工坊到未来蓝图
研学线路:浣花·锦绣工场——锦衣天承——蜀锦蜀绣非遗工坊——国际非遗博览园
线路串联浣花·锦绣工场、锦衣天承、蜀锦蜀绣非遗工坊及国际非遗博览园,聚焦展现蜀锦蜀绣产业如“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般的创新活力。从探寻“浣花锦绣”公共品牌的整合效能,到剖析传统技艺如何成为产业创新的灵感源泉,再到立足国际非遗博览园以全球视野展望发展前景,线路全景扫描蜀锦蜀绣的转型升级之路,清晰勾勒出传统手工艺向现代文创产业跃升的路径,彰显其无限潜力。
此次成都市青羊区系统性推出的蜀锦蜀绣研学线路,不仅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深度了解这一珍贵非遗的窗口,更是青羊区落实《成都市蜀锦蜀绣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具体实践,让人们在游玩和体验中感受蜀锦蜀绣文化,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陈静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