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湖南移动以硬核技术为支撑,在三湘大地的“数智化”进程中留下了深刻足迹。其中,湖南移动各市州分公司在产业升级、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打造了一系列数智化标杆成果。在张家界,湖南移动张家界分公司立足本地特色,聚焦文化服务升级,解锁旅游新体验,用技术改变生活,为区域文旅产业注入新活力。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陈凡军 李甜 王丽 综合报道
“以前到区文化馆预约场馆,得打电话、填表格,现在打开手机就能选时间、填需求,几分钟就完成预约,太方便啦!”近日,通过线上系统预约了场地的张家界市民,对新系统赞不绝口。这套让用户频频称赞的系统,是湖南移动张家界分公司为永定区文化馆量身打造的非遗剧场机构预约管理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开放了个人、团队、机构预约通道,不仅支持线上预约、实时取消,还贴心设置了场地资料查询功能。用户只需轻点屏幕,就能查看剧场面积、容纳人数、设备配置等详细信息,避免“跑空”“错选”。更重要的是,系统实现了用户、管理员双重管理功能,用户可随时查看预约进度,管理员则能通过后台实时统计场馆使用情况,根据预约热度灵活调配场地资源,真正做到一站式管理、高效化运营。
而非遗剧场机构预约管理系统,只是永定区文化馆数字文化平台的“冰山一角”。为破解非遗传播范围窄、文旅融合不深入等难题,湖南移动张家界分公司深入调研本地文化需求与文旅发展现状,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开放共享、特色鲜明”的核心思路,倾力打造了这套数字文化平台。
平台包含非遗数字资源远程访问平台、非遗剧场机构预约管理系统、剧场演出服务系统平台、数字文化馆官方主页等八大核心模块。它既整合了张家界阳戏、土家刺绣、张家界泼水龙等非遗名录项目展示,又搭建了线上互动体验场景,真正为永定区文化馆打造出一个“可看、可听、可读、可互动”的创新型地方特色非遗传播平台,让文化服务自然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永定区文化馆数字文化平台。
“以前办演出,要早早地到现场排队,还不一定能选到好位置。现在线上选座特别公平,谁手快谁先得,演出前还会发提醒,我们这些老观众都觉得太贴心了。”家住永定区的李女士是非遗“老粉丝”,提起数字平台带来的变化,语气里满是认可。这份便捷背后,得益于剧场演出服务系统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剧院演出服务系统的核心功能,涵盖剧场管理、演出项目管理、终端管理、售票管理、统计报表等全流程模块,还能根据需求定制化开发,集线上、线下一体化票务管理,通过对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老百姓常用的入口实现线上购票。
这些数字化、信息化的变革,正悄然重塑着永定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格局。在保留线下培训、现场演出等传统服务形式的基础上,数字平台新增的线上服务,让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实现了大幅跨越。“以前办一期公益培训班,受场地限制最多只能容纳几十人,现在通过线上直播,一次就能有上千人同时观看。我们的文化投入,真正惠及了更多老百姓。”工作人员欣慰地说。
“只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享受非遗资源查询、场馆预约、演出购票、公益培训等服务,真正实现‘文化服务触手可及’。”湖南移动张家界分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还将持续优化数字平台功能,进一步整合文旅资源,为提升本地公共文化产业服务能力与竞争力、塑造独具张家界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注入更多移动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