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车友说双廊古镇藏着艺术大师杨丽萍的太阳宫,是她的住宅也是可参观的艺术空间。我对杨丽萍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她惊艳的孔雀舞——听说她是个十足的“舞痴”,把一生都托付给了舞蹈;再就是她极具辨识度的穿搭,民族风与自然风交织,还带着几分新中式韵味,美得独特又有风骨,却不是我们普通家庭主妇能驾驭的。毕竟每天要围着柴米油盐转,那样飘逸随性的衣服,怕是得天天换洗,实在不方便。
参观太阳宫需要提前预约,得通过“太阳宫艺术空间”公众号抢票。每天中午12点和凌晨24点会各放出60个免费名额,全天共120个,参观时间集中在上午9点到12点;要是没抢到免费票,也能买128元的下午茶套餐入场。10月26日那天,我从祥云赶往大理,一路被沿途风景勾了魂,竟完全忘了抢票这回事。等抵达莲花曲村,才发现早已过了抢票时间,只好定好凌晨12点的闹钟,打算熬夜碰碰运气。或许是恰逢旅游淡季,抢票比想象中顺利,我一下就抢到了两张早晨9点到9点半的票,参观时长是半小时。
我原以为只要有票,稍微晚点到也没关系,没成想管理得格外严格,必须按预约时间段入场。那天吃过早饭匆匆赶过去,还是迟到了十几分钟,只能走马观花般掠过部分房间,唯有楼下的客厅没来的及看,就被工作人员催促离开了。
走进太阳宫,最直观的感受是建筑结构并不繁复,却处处透着与自然共生的巧思。它依着洱海的礁石走势而建,58根桩基深深扎进湖床,撑起7个错层空间,形成多维立体的格局。建筑高度与周边民居保持一致,完全不破坏自然景观,就连大门都循着山石脉络开设,仿佛从自然中生长而出。
室内更是让人惊艳,妥妥的“仙女居所”。整体是极简风格,以大理青石和钢架为基础,青瓦白墙的基底色调干净又纯粹。大面积的落地玻璃将苍山洱海的湖光山色、日月光影尽数引入室内,让自然成了空间最好的装饰。屋里的陈设满是巧思,许多家具是用废弃渔船改造的木质物件,摆件要么是杨丽萍的演出道具,要么是日常物品改造再利用,既环保又透着艺术气息;书房里挂着叶永青的画作,影音室陈列着《平潭映象》的演出道具,艺术氛围扑面而来。同时,白族传统元素也随处可见,手工地毯、扎染布艺点缀其间,每个房间都设有带白族特色的壁炉,满是浓郁的民族底蕴。
通透的大开间里,床、卫生间、化妆台一应俱全,很多物件都是原生态的原木材质,就连床也是未经打磨上漆的粗朴木料,保留着木材最本真的纹理与质感。这里没有普通人家常见的大衣柜,一切都简洁而纯粹,透着不食人间烟火的雅致。不得不说,能住在这里的,真的不是寻常人,难怪会让人觉得是“仙女的住所”。
在太阳宫走了一圈,最打动人的莫过于这里艺术与自然的相融相生——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透着杨丽萍对生活的独特体悟与极致追求。
这种把日子过成诗的浪漫,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终究是可远观而难企及的。忽然就懂了,人与人来到这世间,角色本就不同。杨丽萍像玉几岛上遗世独立的仙子,把生活酿成了画、谱成了曲;而我,不过是窗外洱海里的一滴水,渺小而平凡,日日为柴米油盐奔波,忙着把日子过下去。
我们的生活,就像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各有各的轨迹,各有各的活法。今天来这儿,不过是带着一份好奇,悄悄窥探了一眼另一种人生。虽知道永远无法抵达那样的境界,但这份短暂的窥见,也成了心底一份别样的印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