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红星新闻记者重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甘孜州”)丹巴县党岭高反女孩小林被救援路线,以及多条川西登山徒步路线,发现这些高海拔路线上依旧充斥着各种徒步乱象。
在社交平台上,徒步、登山也是高频热词。《中国户外运动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4年小红书平台徒步相关笔记点击量达160亿,登山笔记增速达340%。
四川旅游资源丰富,以甘孜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为代表的川西,更是四川乃至全国登山徒步户外活动逐年高热的一个缩影。
连日来,红星新闻记者对话四川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以下简称“四川省登协”)及当地警方、行业主管部门等。多方均表示,在川西多年的登山活动事故中,无登山徒步经验的“小白”约占九成。在公众眼中,很多人只认为登山很危险,但在如今,存在监管空白、不用报备的高海拔徒步已成为“最危险的户外活动”之一。
这并非危言耸听,中国探险协会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户外探险事故报告》不完全统计,2024年共发生户外探险事故335起,涉及人员1126人,其中徒步项目244起,涉及822人,占总事故人数的73%。
而在川西,仅甘孜州警方不完全统计,今年当地已接到徒步穿越的迷路、高反、失联等警情171起。
2024年,驴友徒步贡嘎山遇难,救援人员跪地转运遗体下山
徒步热潮反映了中国年轻人休闲方式的多元化趋势,但户外运动的特殊性在于,其活动区域的开放性导致监管不可能面面俱到、时时在场。
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针对登山乱象,甘孜州六部门将联合发文,拟于年内出台“关于加强甘孜州登山活动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实际上,无论是川西还是全国,对于高风险的户外活动,多地的态度都是:要监管,也要疏堵。
山一直在那里,更重要的是自己。多名受访者也呼吁,任何户外运动都有风险,应客观理性看待,只要科学计划、做足准备,风险是可控的,热爱自然的脚步和那颗心不应被叫停。
2024年,驴友徒步贡嘎山遇难,救援人员跪地转运遗体下山
警情频发:
登山活动出事故者九成系“小白”
今年已超20万人次前往川西登山徒步
高山草甸、雪岭冰峰和大峡谷错落有致,高原湖泊宛如宝石镶嵌在群山之中,让川西在社交平台上成了“户外运动的天花板”。
广义上,高海拔徒步也是登山活动中的一项。四川省登协秘书长高敏介绍,四川的登山活动主要集中在川西的甘孜州、阿坝州,多年来,在四川登山活动中出现安全事故的,九成系“小白”,他们被网络信息误导,认为“只要能走路就可去穿越”,今年尤为明显。
高敏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4月初,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破4亿,截至6月底,全国户外运动相关企业达33.5万家。
那么,今年有多少人到川西登山、徒步等户外运动?
甘孜州教体局社体科工作人员沈永剑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仅今年国庆期间,到甘孜州正规报备后登山的超过两百个团队,至少两千人,为历年最多,但无一起事故。
据甘孜州体育中心副主任、甘孜州登山协会会长徐沙尼不完全统计,今年到甘孜州旅游徒步的超10万人次。
四川省登协名誉副会长、阿坝州登山协会会长苏拉王平则表示,今年进阿坝州登山徒步的人至少10万人次。如最近汶川阿尔沟徒步很火,每天都有几百上千人。
贡嘎大环线示意图 图据甘孜旅游
徒步从小众走向大众,得益于低门槛与社交媒体的推动,但也面临安全与环保挑战。
在登山和高海拔徒步中,如出现高反就必须下撤。但从四川省登协处理的投诉件看,许多人不知户外活动危险,有人因高反被向导要求下撤,恢复后竟投诉为何当初不让他留在山上。
据甘孜州警方不完全统计,2024年,甘孜州康定、九龙、丹巴、海螺沟、乡城和稻城警方共接到徒步穿越的迷路、高反、失联等警情99起。今年至今,同样警情已增至171起。
来自阿坝州公安局消息,今年以来接到求助迷路74起、高反80起。“五一”和国庆假期,徒步的人数约42500人次,迷路14起、高反4起、其他救援事故等31起。
-管理难点-
地形险峻、气候多变、盲目冒险
高海拔徒步成“最危险户外活动”之一
登山、徒步事故因何多发?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户外不是公园,徒步不是旅游。川西高山徒步路线的入口多且地形险峻,森林植被茂盛,很多地方无信号,环境多变,徒步者盲目冒险、专业能力不足等也会增加事故风险。户外活动组织方缺乏资质和经验,无法承担安全管理责任等,更是救援警情频发背后映射出的管理难点。
丹巴县党岭穿越路线,需穿过森林
依据《国内登山管理办法》等,在四川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的独立山峰,组织单位必须行前在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山行政许可。办理时,需提交登山者的体检报告、保险,以及协作配比和装备清单等。但对于徒步,目前尚无明确规定必须报备,但要求到当地乡镇进行备案。
高敏坦言,如今,在川西,不用报备的高海拔徒步已成为“最危险的户外活动”之一。
对此,徐沙尼、沈永剑及多地涉及高海拔徒步线路的警方表示认可。徐沙尼举例称,曾有徒步者因高原常识和经验欠缺,在海拔三千多米处搭棚睡觉,再也没醒来。
康定市公安局贡嘎山派出所所长李邓珠(左)和哥哥李降措(右)接力守护贡嘎山
在四川省高海拔应急救援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四姑娘山登山协会常务副会长余强看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高海拔徒步,有的人简单地用平原户外的心理去概括高海拔的情况。
报告指出,在消费群体上,中青年群体成为户外运动主要消费者,其中25岁至34岁群体占比最高。数字背后,是年轻人对“快乐消费”的极致追求,是对个性、治愈与社交的深度渴望。
时代在变,也让从事登山行业20多年的苏拉王平充满担心:“如今的一些户外活动被网络带偏,呈现出年轻化、非专业化等趋势,特别是今年以来,一些年轻人还没有高海拔徒步的经验,也根本不知道山的危险在哪儿,网上一忽悠就敢组队,装备、专业技术都不足就直接上雪山,而登雪山最大的危险就是雪崩,若遇上,上去的人完全可能‘全军覆没’。”
-“保命建议”-
选择正规俱乐部、带卫星电话、依规报备
高反或致命,及时下撤是“良药”
川西多地发生过驴友独自徒步高反或死亡事件,监管上的空白,同时也意味着个人更高的自由度。那么,面对潜在风险,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如遇极端情况,又有哪些“保命”建议呢?
“在海拔四千米左右的高原上徒步,一般情况20公里/天、重装15公里/天,算业内相对权威的标准。”高敏说,除了距离,高海拔徒步中很危险的就是高反,引起脑水肿、肺水肿后,严重时一两小时就可能致命,及时下撤是治疗高反最好的“良药”。
驴友在贡嘎大环线徒步 图据甘孜旅游
除了高反,登山活动中的风险还包括失温、滑坠,参加山地户外运动迷路的也比较多。高敏说,徒步迷路的、坠崖的,基本是自行进入,在森林中盲目穿越导致。
为此,他建议,无论是登山还是徒步,一定不要独自参加,不要选择陌生的线路、未开发区域。临时组“搭子”的,在同伴选择上最好男多女少,同时要了解对方是否有户外经验,出行时带卫星电话,但最好选择正规俱乐部,做好出行准备,并在属地镇村报备,请当地向导。“向导熟悉路线,一旦出问题,能尽快找到救援。”
党岭穿越路线 部分路线需手脚并用
高敏建议,如突遇暴雨、雷电、冰雹、降雪等,最好待在原地,选择安全区域搭建临时庇护所,等待救援,或等天晴了再走。如进入未开发徒步路线,一定要在路上留下标识标牌,如带可降解小布条或卫生纸“走一截捆一个”。
对于一些社交平台的徒步攻略,徐沙尼说,网上很多攻略都是发布者自己走的线路、天数等,建议徒步者参考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实际情况来做攻略。
-如何规范?-
业内呼吁健全救援体系和应急预案
甘孜州拟出台措施加强登山活动监管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户外运动经济形态变得更加成熟,户外运动产业显现出了成为宏观经济增长新一极的潜力。另一方面,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正在快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上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让登山等户外活动更加安全规范?
此前,阿坝州小金县印发的《小金县户外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表示,在小金县辖区内登山、户外徒步活动均需报备。
游客从丹巴县党岭户外徒步线路相关公告旁经过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针对登山等活动,甘孜州六部门将联合发文,拟于年内出台“关于加强甘孜州登山活动安全管理”的相关措施,加强对登山等活动的监管。
苏拉王平认为,就全国而言,除了监管,还需正确引导。“堵是堵不住的,这儿堵了,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绕行,反而风险更大。”
在他看来,相关部门应开发更多成熟的攀登线路,既满足爱好者的探险之心,也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但管理要跟上,包括成熟的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等。
葫芦海旁边的乱石滩
高敏介绍,下一步,四川省登协将继续加大对当地村民的技能培训,组建更多山地救援队伍,大力科普户外风险,推广户外安全教育,促进全民户外运动素养提升。
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户外运动都有风险。
“山永远在那里,生命就这一次。”高敏说,大家一定要做好准备才能出发。
红星新闻记者 蒋麟 姚永忠 摄影报道
(来源:红星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