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那头爱蹦跶的老鹿,又被“远方”这个词轻轻撞了一下腰。于是,地图上那条蜿蜒向西南的曲线,便成了这个季节最动人的邀约。车轮滚滚,载着一颗雀跃的心,风雨无阻,直奔那片山水与风情交织的川云之地而去。
成都人民公园茶园
成都宽窄巷
自驾的妙处,就在于这方向盘在手的自由。首站蓉城成都,空气里都飘着股闲适的麻辣味儿。不去挤那热门的景点,反倒寻了个寻常巷陌的露天茶摊。竹椅一坐,盖碗茶一捧,看茶叶在沸水里舒卷沉浮,时光仿佛也跟着慢了下来。邻座的老茶客眯着眼,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说的都是最地道的市井烟火。转去宽窄巷子,青砖黛瓦间,游人如织,现代的商业气息与古老巷陌碰撞,倒也别有趣味。瞧个热闹,感受一番人气,便已足够。
四川建昌古城民宿
建昌名点姐妹油茶
辞别成都,一路向南,便闯进了建昌古城的旧梦。这里的民居不像别处那般精心修饰,反而带着一种质朴的、生活着的沧桑。斑驳的木门虚掩着,隐约可见院内花草,墙头青苔湿绿,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几代人的寻常故事。走在石板路上,脚步都不自觉地放轻,怕惊扰了这份宁静。肚肠作响时,寻着香味找到一家“姐妹油茶”。粗糙的陶碗里,米糊打底,撒上馓子、花生、椒盐,热气腾腾地端上来。搅匀了喝一口,咸香滚烫,那股暖意从喉头一直落到心里,驱散了旅途的微寒,真是简单而实在的美味。
洱海边爽玩骑行
双廊镇排队购名吃
继续前行,风景在车窗外渐次铺展,如同一幅无尽的水墨长卷。当那片浩瀚的碧蓝跃入眼帘时,便知是大理到了。“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此句诚不我欺。洱海的风拂过面颊,带着水汽的清新,凭栏远眺,只觉得天地开阔,胸中块垒为之一空。沿湖行至双廊古镇,白族民居素雅秀丽,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镇子里,老闫的破糍粑名声在外。看着那蒸熟的糯米在石臼里被反复捶打,最后裹上黄豆面,送入口中,软糯香甜,米香浓郁,这手工制作的耐心与温度,是工厂流水线上的食品永远无法比拟的。
腾冲和顺古镇一角
腾冲国殇墓园小战士塑像
从风花雪月之地再向西南,便到了极边之城——腾冲。和顺古巷安静地卧在时光里,青石路被岁月磨得温润光亮。漫步其中,看荷塘边的洗衣亭,看飞檐下的家训,能深切地感受到一种“人杰地灵”的儒雅传承。而在国殇墓园,看到那尊抗战小战士的塑像,他年轻的脸庞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坚毅与沧桑。那一刻,嬉游的欢快心情忽然沉淀下来,化作一份肃然的敬意。这锦绣河山,曾由多少这样的少年以血守护?我们今日的“乐而无忧”,正是建立在他们的“忧”与“勇”之上。
滇池边鸥鸟啄食
摩梭姑娘做午饭。
旅程的尾声,在昆明的滇池边,邂逅了那群来自西伯利亚的白色精灵。成千上万的红嘴鸥翩跹飞舞,鸣叫声清脆悦耳。它们时而掠过水面,时而大胆地从游人手中啄食,构成一幅灵动和谐的画卷。站在堤岸上,看鸥影与夕阳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旅途所有的疲惫,都在这一刻化为心满意足的宁静。
这一路,风雨无阻,向西南而行。品过茶摊的闲,尝过油茶的暖,惊叹过苍洱的壮阔,沉醉于古镇的静谧,也感怀于历史的厚重。自驾之“嗨”,不在于速度与激情,而在于这份深入肌理的见多识广,在于这随心所欲、乐在其中的无忧心境。山河壮丽,人间值得,这,便是出发的全部意义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