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觉着西藏就是天边边上一个又高又冷、没人去的地方,那咱今天可得好好唠唠了。在咱老百姓眼里,一个家,最金贵的是啥?一是水源,二是靠山。
您瞅瞅,谁家安家立业,不先找口好井,不找个能遮风挡雨的地界儿?这西藏,对咱们中国来说,就是那最金贵的水源头,和最硬气的“靠山墙”。
您早上起来,拧开水龙头,洗把脸,烧壶水,泡杯茶,觉得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您知道吗,咱家这水,源头可能就在几千公里外的西藏。
西藏那地方,有个挺形象的名儿,叫“亚洲水塔”。您就想啊,咱家里用的大水塔,一栋楼的人都指着它喝水、做饭。西藏这个“大水塔”可了不得,它养活着咱们全国差不多五分之一的水!
咱们中华民族的两位“母亲”,长江和黄河,都是从那儿一路唱着歌、跳着舞,奔流到咱们家门口的。
不光是咱自家,左邻右舍也都指着它呢。您像东南亚那条有名的湄公河,流经好几个国家,源头也在咱这儿。
还有往南边去的雅鲁藏布江,养活着印度、孟加拉国大片大片的土地和人。我这么跟您说吧,青藏高原流下来的水,养活了全世界将近20亿人!您掰着手指头算算,这得是多少张嘴,多少亩地?
所以啊,老话说“饮水思源”。这水源地要是不攥在咱自己手里,那不就等于咱家的“水龙头”安在别人院子里了吗?人家哪天要是不高兴,给你拧紧点儿,咱这下游的日子可咋过?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现在全世界都缺水,谁管着水源,谁的腰杆子就硬。咱们牢牢守住西藏,就是守住了咱子孙后代的水碗,让咱中国人永远不用看别人脸色喝水!这是天大的事,是咱民族的命根子。
西藏不光水管够,还是个“聚宝盆”。地底下埋着的宝贝,多得吓人。啥铜啊、铁啊、锂啊(就是手机电池那玩意儿)、铅啊锌啊,还有黄澄澄的金子,储量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
我给您说个数,光铜就占了全国一半!还有那盐湖里的资源,够咱们全国用上千年都不止。这些啊,都是咱们国家发展的“压箱底的宝贝”,是咱以后过更好日子的本钱。
再说这地势,那就更绝了。西藏好比是咱国家西南边上一堵世界上最高、最厚的“天然院墙”。您站在咱们这边,是又高又稳的高原;往墙外头一看,就是印度的平原,那落差,有五千多米!啥概念?就好比您家住二十层楼,低头看一楼的小院儿,那是一清二楚。
有这么一堵墙,咱心里多踏实。现在啊,咱们在这“墙头”上,只需要安排少量的“自家人”看着,就能起到巨大的安稳作用。这就像家里有个又高又壮的小伙子看门,外头的人就算心里有啥想法,也得掂量掂量。
历史上,就有人一直惦记着咱家这个“后院”,从以前的英国,到后来的印度。
为啥1962年咱们要打那一仗?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诉所有人:这地儿,是咱中国的!谁也别想动歪心思。要是这堵“墙”没了,您想想,新疆、青海、四川、云南这些好地方,不就全都直接晾在人家眼皮子底下了吗?那可真是把大门敞开了,万万不行。
说到这儿,可能有老哥要问了:你说西藏是咱的,有啥凭据不?凭据多了去了!这可不是现在才认的亲戚,那是上千年的老交情了。
咱就从唐朝那会儿说起,那时候就有文成公主远嫁到西藏,跟当时的首领松赞干布成了亲。打那儿以后,两边就是女婿、外甥的亲戚关系,走动的可勤快了,文化、买卖啥的,来往不断。这血缘和感情的联系,是最牢靠的。
到了元朝,中央政府就直接在西藏设了衙门,叫“宣政院”,派官管理,这就跟咱现在设个省是一个道理,从法律上、行政上,明明白白地纳入了咱们中国的版图。后来的明朝、清朝,一直到咱们新中国,都延续着这份管辖,从来没断过线。
新中国成立后,咱们在西藏干了一件大好事,就是废除了那黑暗的农奴制。旧社会的西藏,农奴过得那叫一个苦,那真不是人过的日子。咱们共产党去了,把他们解放了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了人,成了国家的主人。
这些年,国家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去建设西藏,修路、办学、建医院,改善大家的生活,这都是一家人该做的事。
所以,“西藏在手,千年无忧”这句话,不是一句空话。它意味着,咱们的水碗端得稳,不怕别人卡脖子。咱们的西南大门关得牢,睡得安稳踏实。咱们家里有矿有宝,发展的后劲足。咱们的亲情源远流长,历史和法律都站在咱这边。
这块土地,它看着离咱们日常生活远,可实际上,它关系着咱们国家的安全,关系着咱们每个人的水碗,关系着咱们中华民族的未来。它不只是地图上的一片颜色,它是咱们的“水塔”,是咱们的“院墙”,是咱们割舍不断的“老亲戚”。
守护好西藏,就是守护咱们自己的好日子,就是给咱的儿孙后代,留一个安安稳稳、衣食无忧的未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