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商报】
焕活大运河文化遗产 共商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之计
商报讯 千年大运河,文脉贯古今。昨天,杭州市临平区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中国大运河绿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举办,相关专家学者、研究会全体成员齐聚,共商运河文化传承与绿色发展大计。
会上,杭州市临平区大运河文化研究会正式揭牌。“研究会的成立将为临平系统梳理运河文脉、深化理论研究、促进文旅融合、赋能区域发展搭建更高层次平台,为擦亮‘古今运河 时尚临平’城市名片注入更强动力。”临平区委书记周徐胤表示,未来希望研究会深化研究阐释,推动融合发展,凝聚各方合力,共同将研究会建设成为有活力、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学术团队和文化平台。
同时,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院、超山金石书画研究院、大运河新经济研究院三大研究院也随之成立。多维研究平台同步落地,将系统挖掘大运河临平段深厚的历史文脉,助力大运河人文经济发展,推动大运河文化向“研究、传承、利用、传播、产业”五位一体转化,为加快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注入强劲文化动力。
当天,中国大运河绿色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与专题研讨活动亦在临平举行,专家学者汇聚共探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其中,大运河科创城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以《临平大运河绘就“只此青绿 不止青绿”新画卷》为题,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数据,介绍了临平大运河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与规划,讲述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大运河的开发与保护中。会上,相关领域学者分别从创新发展、社会治理、文化融合等视角为大运河未来发展提供思路与方向。下午的专题研讨活动则围绕“大运河生态实践”“文化赋能与绿色经济”两个议题展开讨论。
“从历史上来说,大运河本身就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新时代,我们更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今后的大运河文化研究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研究文化,而是会有更多的包容、进行跨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同时,依托临平本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根基,在文化制造上做更多的文章。”临平区社科联副主席、大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陈怡如表示。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